黄土丘陵区是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面积的48%),大都属于生态退化与贫困交织地区,退耕还林(草)等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活动在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加剧了该地区紧张的人地关系,使农民生存面临很多问题。以往的黄土高原治理经验表明:由于生态治理或生态建设项目的治理措施相对单一,与农民生计、农业及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结合不够,治理效果与人们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协调生态安全与农村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决策者和学术界共同面对的挑战。《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的生态经济过程及效应评价》以陕西省延安地区的生态建设试验示范区为例,综合应用经济分析手段、能值(emergy)、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和虚拟水(virtualwater)学术思想,评估了生态试验示范建设对地区生态经济过程的基本影响,探讨实现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能途径,并就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建议。《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的生态经济过程及效应评价》由党小虎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