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地区,位居鲜水河断裂带至锦屏山断裂带西侧的西南三江成矿带中段。自晚古生代以来,伴随着金沙江洋和甘孜理塘洋的开启,以及大洋俯冲、陆一弧与陆一陆碰撞造山和陆内汇聚一走滑造山作用,均有花岗岩浆侵入活动,是从事造山带花岗岩研究较为理想的地区。本次对研究区花岗岩体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野外调查,开展了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年龄与锶、铅、钐一钕同位素,以及常量、稀土与微量元素测试。研究发现,区内从特提斯到造山带至少经历了六期与构造一岩浆(热)事件有关的花岗岩浆作用。在新划分的江达花岗岩带、沙鲁里山花岗岩带、雅江一九龙花岗岩中识别出大洋裂解期、俯冲期、碰撞期和陆内汇聚走滑期的花岗岩浆活动纪录,初步确定该区存在裂解型、大陆隆升型、俯冲一碰撞型、后碰撞型和走滑型等构造类型的花岗岩。同位素示踪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花岗岩浆主要源于上地壳,成岩于造山带。研究区存在与扬子大陆裂解及玄武质洋壳形成一俯冲汇聚及不成熟一半成熟陆壳形成一碰撞造山及成熟陆壳形成一陆内造山及陆壳改造阶段相伴随的花岗岩浆作用演化规律,以此建立了川西造山带与花岗岩的演化模型。初步厘定了川西地区与花岗岩浆作用具成因联系的矿床自然组合——矿床成矿系列和亚系列,并扼要地分析了该区有关斑岩铜矿的认识问题。《川西地区花岗岩及其成矿系列》可供广大地质勘查人员、科研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