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基础考点篇
专题一 地球仪和地图
考点1 地球仪与经纬网
考点2 地图与等值线
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3 地球的宇宙环境
考点4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5 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考点6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专题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考点7 大气运动
考点8 天气与气候
考点9 地球上的水
考点10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专题四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点1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1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专题五 人口的变化
考点13 人口的数量变化
考点14 人口的空间变化
考点15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专题六 城市与城市化
考点16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考点17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点18 城市化
专题七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考点19 农业的区位选择
考点20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考点21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专题八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考点22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考点23 工业地域的形成
考点24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专题九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考点25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考点26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专题十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27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考点28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专题十一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考点29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点30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考点31 产业转移
考点32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
专题十二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考点33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考点34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考点35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考点36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以我国东北沼泽地为例
专题十三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考点37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考点38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专题十四 区域经济发展
考点39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考点40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专题十五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考点41 遥感(RS)
考点42 全球定位系统(GPS)
考点43 地理信息系统(GIS)
考点44 数字地球
专题十六 旅游地理
考点45 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考点46 旅游资源
考点47 旅游景观的欣赏
考点48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考点49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专题十七 自然灾害
考点50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考点51 中国的自然灾害
考点52 防灾与减灾
专题十八 环境保护
考点53 环境与环境问题
考点54 环境污染与防治
考点55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考点56 生态环境保护
考点57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二编 学科方法篇
一、回归法
二、联系结合法
三、记忆法举例
四、关联图题的解题技巧
五、巧用“分合法”答题
六、地理计算
七、坐标图的判读
八、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
九、地理空间定位
十、地理景观图的判读
十一、地理试题的审题与答题技巧
第三编 学科能力篇
能力一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力二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力三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力四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