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淑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与优生优育协会理事,《中华中西医杂志》《中国生育健康》《全科医学杂志》等杂志常务编委,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关工委早教项目专家,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妇女儿童专业委员会主任,原北京东方圣童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人。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1982年开始从事新生儿专业医、教、研工作和婴幼儿发展跟踪指导:1984年随美国心理学博士布雷寿顿(Dr.R.Brazelton)研究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发展及其测评,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有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培训班和研讨会。1983年赴日本研修围产医学期间涉足胎教、早教领域,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1992年研习了蒙台梭利教育学及美国南加州大学艾尔丝博士关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矫治的理论体系,借鉴北京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相关研究成果,吸纳东西方关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矫洽的经验,提出以感觉教育为理论核心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感觉教育方法,,撰写了《0~3岁感觉教育同步指导手册》、“戴淑凤育儿百科”丛书(4册)、“中国儿童早期教养工程”丛书、《蒙台梭利亲子教育》、“SOS救助父母,救助儿童”丛书(6册)等几十部著作,被年轻父母和专业人士誉为儿童教养宝典。因其在儿童神经生理学和儿童神经心理学及儿童身心发展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在儿童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方面的创新实践,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被《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健康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美国CNN电台等媒体多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