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培养具有专门领域知识、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此种功能、目标在所有大学中都得到了体现,天经地义。然而现代社会崇尚竞争,追求效率,大学一旦过分偏重于学生竞争能力的训练。就会忽略普遍文化知识的根基。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专而不通,在将来的社会实践中容易流于浮躁。这在处于持续变革状态中的当代中国大学体系中,也有明显的表现。所以近年来,国內多所高校研讨、尝试为所有学生开设博雅通识性的课程,以期学生能有人文情怀,知识宽博,这是意义深远的。本书就是专门为正在读大学的青年朋友编写的,可以作为教材、教学参考书,也可以当做自修的读物。它的基本内容,是用专题的形式,对中华文明的历史做一个提纲挈领又融会贯通的介绍,以便青年学生,尤其是不拟专修历史学课程的其他各学科的学生,通过不太繁冗的阅读,建立起思考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知识基础,井通过这样的学习,养成对人文历史进行思考的习惯。 为什么要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分别列出来说呢?这三个说法所指的事实其实本来是同一的,就是中华民族以往的总经历。但是当我们说“中国历史”的时候,比较强调这个总经历中一些主题线索中的次序关系,以明其变迁的因果、次第;当我们说“中国文化”的时候,比较强调这个总经历中蕴含的精神气质和表现方式;而当我们说“中华文明”的时候,则是强调把这个总经历看做人类文明史上发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社会、制度类型,看做人类总的生存和发展经验中一种值得专门了解的大共同体存续传统。所以,中华文明史,其实是把中国历史整体地放到人类文明总经历的背景之前,因而衬托出其最突出特色的中国历史。这门课程,当然要与“世界文明史”一起修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