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生活时尚健康保健知识读物温长路谈民俗养生(经典珍藏版)

温长路谈民俗养生(经典珍藏版)

温长路谈民俗养生(经典珍藏版)

定 价:¥28.00

作 者: 温长路 著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健康百科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9154786 出版时间: 2012-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97 字数:  

内容简介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纵观民风民俗,无论是有益的,有害 的,还是一时说不清楚的,差不多都能找到与健康问题相联系的脉络。《 温长路谈民俗养生(经典珍藏版)》遵循民俗的时序关系,围绕从农历正月 到腊月的62条时令节俗进行民俗文化的解析和养生保健知识的介绍,基本 上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健康四季歌。这些民俗,既有反映节庆活动的,也 有反映社交礼仪的,还有反映祭祀活动的,涉及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起居 、运动、交际、娱乐、药事等范畴,差不多覆盖了生活的基本内容。 《温长路谈民俗养生(经典珍藏版)》的作者温长路,是我国集中医临 床、教学、科研、管理于一身的著名学者,书中的科学性、文化性、知识 性和趣味性阐释,一定会让您品尝到一份美味的、实用的民俗养生大餐。

作者简介

  温长路,笔名文苕、寓愚,中医主任医师、教授、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并担任卫生部健康教育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委员会专家、首席中医药健康科普专家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及上海、福建、湖北等多家中医药院校的客座教授,《世界中西医结合》、《环球中医药》、《西部中医药》、《中医研究》、《中医药文化》、《光明中医》等多家期刊的编委、常务编委、副主委、顾问。长期从事医学教育、临床、科研、管理工作,以中医药文化、中医基础理论和卫生政策研究为方向,以中医内科脾胃病及部分疑难杂症研究为主题。已公开发表学术、文化、政论、科普等各类文章1000余篇,出版著作60余种。其中有的作品被收入国家编纂的相关著作大系,并获得政府奖项;有的作品多次再版、重印;有的作品被译成外文出版。长期策划、主持、参与全国范围内的中医药文化与学术传播活动,并在各级各类媒体及各地做健康科普养生讲座,受到广泛关注。主要事迹被国内外几十家媒体报道,并载入《英国剑桥名人录》、《中国科学家传记》等30余种辞书。

图书目录

春节习俗
“百节年为首”,春节当然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了。春节起源与原始社会的“腊祭”,意在庆贺新年。汉代,正式把夏历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了。狭义的春节,是指正月初一这天。广义的春节,是从节前很长一段时间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大致可以从节前的腊月二十三算起,它们既是围绕春节这个节日的组成部分,也有其各自独特的内容……
二十三,粘糖瓜——甜甜蜜蜜论吃糖
二十四,扫房子——居室里的健康经
二十五,磨豆腐——豆类与健康之缘
二十六,割年肉——猪对人类的贡献
二十七,宰鸡赶大集——鸡肉是道营养菜
二十八,贴花花——来自笔端的欢快
年夜饭菜谱的科学改良
“守岁”与科学睡眠
吃饺子意在“交子时”
“年年有余”话吃鱼
宁波新年的“如意菜”
年年春节年糕俏
插枝鲜花报新春
拜年拜出亲与情
年戏唱得心花放立春习俗
春天,有“阳和”、“青春”、“艳阳”等的称谓,是人们对光明、美好、向上、前途的期盼。立春,被作为农历二十四节之首,当然就更显得意义非凡了。历史上,曾经以这天作为“春节”的。后来,它与春节一分为二,变为以表现农耕与季节为主题了。围绕立春的习俗很多,咬春吃五辛盘、鞭牛打春等,都有一段故事……萝卜“咬”出春意来
吃五辛,防春困
立春之日“鞭牛挞春”
悬“葫芦”迎春防瘟疫
春季“稀豆”防天花元宵节习俗
正月十五,是我国的元宵节,古时也有称为“上元节”、“灯节”的。这一节日,是在春节后以游艺、娱乐为主的又一次大型群众性活动,具有激发阳气、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作用。围绕这一节日节的活动很多,观灯、吃元宵、舞龙灯、踩高跷、耍旱船、玩排鼓、猜灯谜等丰富多采,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可想之热闹程度了……元宵圆圆寄团圆
观灯花、猜灯谜、赏美景、增智力
正月十六“散百病”二月二习俗
农历二月,是真正意义上春天的到来之际。初二,是传统民俗中的“春龙节”,也有叫做“挑菜节”、“中和节”的。这一天的民俗也较多,有吃炒豆的,有剃头(理发)的,有把各种新鲜蔬菜挑上市去卖的等。这一方面与人们对龙的崇拜和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有关,一方面表现了人们对春天带来的新生活的期盼……二月二“炸金豆”
二月二说“炸鬼”
花朝节习俗
二月,有“花月”之称。树青了,草发了,百花开始苏醒了。国人素有爱花之风,因此有了祭花神——为百花过生日的活动。这一天,主人要特意为花浇水、施肥、松土,也有焚香对花许愿的,反映了花在人们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人们对花的普遍热爱程度,更证明了花与人类生活之间存在着的千丝万缕情结……花朝节里识花语
“踏青斗草”益心神三月三的习俗
   三月,春意正浓,户外去“寻芳”,看的是风景,开阔的是心胸;野外采野菜,得的是美味,认识的是药物;家里“蒸榆钱”,吃的是新鲜,回顾的是往事。三月初三,春阳初放,二阳相约,向来以阳气为重的人们,看到了一年的希望,迈开腿、张开嘴、敞开胸,去迎接人生的好年华、迎接蒸蒸日上的新生活……春来三月三  荠菜当灵丹
三月三  寻芬芳
三月三  蒸榆钱
寒食、清明节习俗
寒食节和清明节,原本是两个节日,却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联系。其一,两节时段接近,是前后紧挨边的邻居;其二,两节的主题都有纪念先人的意义;其三,两节具有的相同的季节特点,决定了节俗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致性。而这一点,正是我们要表达的节俗与季节性防疫、节俗与健康有关的基本主题……“寒食节”里话冷食
傣族“泼水”贺新年
风筝高飞  养心健身
惜春爱柳护心身
秋千荡春风  助你“阳气”升蒜、醋、竹习俗
在人类的生存、生活进程中,最要紧的是食物。所以,老百姓说,民以食为本。中医认为,脾胃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这一思想,充分反映于民俗中,大量的与饮食物相关的健康民俗足以证明这一点。民俗中有关大蒜的节日、醋的节日、竹子的节日等的记述里,社会学意义之外,无一不包含着上述卫生学意义……四月初一  蒜“避瘟疫”
四月初八  “醋姑”降祥
五月初一  竹醉人亦醉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史书上也有称“端阳节”、“重午节”的,为重要的夏节之一。围绕这一节日的习俗很多,其中最普遍的就是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喝菖蒲酒等。它的社会学意义,已多为人们熟知,卫生学意义尚未被高度认识。实际上,这些习俗重包含有明显的季节性防疫意义,体现出科学的防病减灾道理……五粮包出粽子香
五色线与金木水火土
蟾酥毒液治恶疮
艾草菖蒲防时疫
欢天喜地赛龙舟六月六习俗
六月初六,是我国的天贶节。“天贶”者,天赐也。上天赐给人类一个骄阳似火的好日子为何?要人们运用太阳的恩赐晒衣晒被、浴人浴物,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智慧和积极的防病保健思想。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集中进行一次灭菌、杀虫的卫生活动,对人、对家畜、对建筑物的防护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感恩太阳晒衣晒被
食莲清暑健脾开胃七夕习俗
七夕,即农历的七月初七,亦有称“女儿节”的,是神话传说中牛郎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日子。后来引申为表现人间男亲女爱,反映爱情永恒和婚姻美满的主题。古人围绕这一节日的活动颇多,诸如乞巧、求子等,流传到现在的就只剩个节日形式了。实际上,围绕爱情和婚姻问题上的一些优良传统,还很有认真研究的必要……女儿“乞巧”为那般
河灯照亮鹊桥人秋令习俗
秋天,是一年中收获的季节,有“桂序”、“西气”、“高天”、“金素”、“折胶”等称谓,分别从天象、时令、人文、气候的特点总结出它典型的季节性特点,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防病治病工作。中医认为,秋令主燥,以润为尚。民俗中的“咬秋”、“食梨”等内容,反映的正是这种进步的“治未病”思想……立秋之日为何要“咬秋”
补水是秋令养生的第一要领
秋送“羊糕”寄深情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时间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因八月居秋季七、八、九三个月的正中间,十五日又是“中”中之中,故称“中秋”。其起源甚早,可追溯至初民对月神的崇拜。正式把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是宋代的事。月圆人团圆,这一节日逐渐被赋予了“全家团圆”的主题,具有了更浓厚的社会学意义……八月十五桂酒香
吃月饼的喜与忧
“月食祭月”有无道理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初九。因“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二阳相加,故名“重阳”。又有“茱萸节”、“菊花节”、“女儿节”等称谓,都与节日的主题活动有关:如茱萸节,是因为人们要在这一天登高、插茱萸;女儿节,是因为这一天出嫁的姑娘要回娘家省亲。后人更借重的是重阳“登高”与“生活步步高”的美好寓意……重阳敬老重晚晴
登高插茱萸  只为养阳来
插菊赏菊食菊花冬至习俗
冬至,又称“亚岁”,是说它的地位仅次于作为一岁一次的春节。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气极而阳气升的交汇点,“冬至一阳生”指的就是此事。阳气是万物生生不息的动力,对这一节日的重视,是人们对阳气重视的体现。冬至的节俗主要的有测日、祭天、祭祖、吃馄饨,为长者送鞋等,都与阳气的收藏、养护有关……
“释菜”只为报师恩
送鞋体现敬老情
吃饺子与防冻耳
腊八习俗
腊八,来源于“腊日”(蜡日),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节日,本是在一年之终为庆祝农业丰收,答谢天地万物而设的。最初没有固定的时间,只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段,直到南北朝时期才被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并且还引进了宗教的意义,赋予了它与本义更丰富的意义,粥还成了这一节日的特定食物……
“腊八粥”里的营养学
山西人过腊八  偏爱“防风粥”
翡翠碧玉腊八蒜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