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十多年来,公司治理一直是困扰资本市场的一个难题。由于控股股东股权过于集中和股权分置等原因,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面临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机构投资者作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个人股东之间的第三方力量,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具备规模、信息和人员优势,能够克服个人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上的“搭便车”问题,从而改善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但不同的机构投资者之间在诸多方面存在着重要差异,这将影响其参与公司治理的目标函数,从而导致其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有不同的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理论研究、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整体以及不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首先回顾了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机构投资者股东消极主义和折衷观点的最新发展,在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对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研究设计;然后对中国公司治理的现状和缺陷进行了分析,回顾了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及其对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以及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不同机构投资者的特征以及中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案例;接下来实证分析了中国机构投资者整体和不同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和自由裁量性投资的影响,并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通过削减R&D投资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最后对全书进行了总结。《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理论层面:中国机构投资者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总体上对上市公司能够发挥有效监督作用,减少公司的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绩效。但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在监督上市公司管理层方面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可以根据产权性质和与公司之间可能的业务联系划分为独立机构投资者和非独立机构投资者两类。(2)实证层面:首先,证券投资基金作为独立的机构投资者,其持股能降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促进公司自由裁量性投资,并改善公司绩效,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和机构投资者整体能够有效抑制公司通过削减R&D支出的盈余管理行为,非独立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和保险基金持股无法起到类似的作用,社保基金持股甚至对公司价值产生了负面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存在着“双重代理”问题。首先,独立机构投资者“一方独大”也是中国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能够改善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的主要原因;其次,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系统风险和自由裁量性投资的影响发现中国机构投资者整体上是理性而非短视的机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