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总述
1.2 天然水体的特性
1.3 水体中物质的循环
1.4 不同水体环境条件
第2章 水体污染与污染源
2.1 水体污染的概念
2.2 污染源分类
2.3 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2.4 污染源预测
2.5 水体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2.6 水体的自净
第3章 水质模型与水环境容量
3.1 水质模型基本理论
3.2 水质模型
3.3 水环境容量
第4章 水环境监测
4.1 水质监测概述
4.2 水质监测站网
4.3 监测断面(点)的设置
4.4 监测项目及监测频率的确定
4.5 环境标准的概念、作用及体系
4.6 我国常用的一些水环境标准
4.7 表征水污染的水质指标
第5章 水质评价
5.1 水质评价概述
5.2 河流水质评价
5.3 江河水质评价
5.4 湖泊水质评价
5.5 地下水水质评价
第6章 水环境影响评价
6.1 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6.2 影响评价工作的目的、内容和程序
6.3 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期工作
6.4 水环境影响分析
6.5 水环境现状评价工作
6.6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7 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第7章 水环境保护
7.1 基本要求
7.2 水功能区划
7.3 水环境保护措施
第8章 水资源保护有关法规介绍
8.1 我国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及其创制机关
8.2 水环境保护的一些政策、法律
8.3 水利部主要管理职责
8.4 水规划
8.5 水环境保护
8.6 水费与水资源费
8.7 加强水行政立法工作
第9章 水环境信息系统
9.1 水环境信息系统概念
9.2 水环境信息系统的意义
9.3 水环境信息系统的技术体系
附录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综合衰减系数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