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静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专家、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兼首席医疗官、中国武警总部后勤部副部长兼武警总医院院长,中国武警总医院现代化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现兼任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医疗保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常务副主编等,先后被授予“中国优秀医院院长”、“中国最具领导力院长”和“杰出救援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06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一等功。“谦谦为人,温润如玉;激情似火,和善如风”和敬业攀登、意志如钢是郑静晨院士的一贯品格。在他带领的团队中,秉承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合作、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六种精神,瞄准新问题、开展新思维、形成新思路、实现新突破、攻克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堡垒,先后在现代化医院管理、灾害救援医学、军队卫勤保障、医学科学普及、社会公益救助等领域做出了可喜成就。在现代化医院管理方面,凭借创新思维实施了“做大做强、以优带强”与“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学科发展战略,秉承“不图顶尖人才归己有,但揽一流专家为我用”的广义人才观,造就了武警总医院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肝移植外科、眼眶肿瘤、神经外科、骨科等一批知名学科,推动医疗技术发展的局面。凭借更新理念,实施“感动服务”、“极致化服务”和“快捷服务补救”的新举措,通过开展“说好接诊一句话,温暖病人一颗心”和“学习白求恩,争当合格医务人员”等培训,让职业化、标准化、礼仪化走进医院、走进病区,深化了卫生部提出的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实践。凭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路,在全军医院较先推行了“标杆管理”、“精细化管理”、“落地绩效管理”、“质量内涵式管理”、“临床路径管理”和“研究型医院管理”等,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在灾害救援医学领域,以重大灾害医学救援需求为牵引,主持建立了灾害救援医学这门新的学科,并引入系统优化理论,提出了“三位一体”救治体系及制定预案、人员配备、随行装备、技能培训等标准化方案,成为组建国家和省(市)救援体系的指导性文件。2001年参与组建了第一支中国国际救援队,并带领团队先后十余次参加国内外重大灾害医疗救援,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先后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推广医学科普上,着眼于让医学走进公众,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帮助公众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医学、理解医学、支持医学,有效贯通医患之间的隔阂。提出了作为一名专家、医生和医务工作者,要承担医学知识传播链中“第一发球员”的神圣职责,促使医、患“握手”,让医患关系走向和谐的明天。科普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受益者是全体公民和整个国家。面对科普队伍严重老龄化,科普创作观念陈旧,运行机制急功近利等现象,身为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他首次提出了“公众健康学”、“公众疾病学”和“公众急救学”等概念,并吸纳新鲜血液,培养年轻科普专家,广泛开展学术活动,利用电视和报纸两大载体,加强对灾害救援、现场急救、科技推广、营养指导、健康咨询等进行科普宣传,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公众的医学科学素养。在社会公益救助方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号召,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及构建和谐社会,自2005年武警总医院与中国红十字会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扶贫救心”活动,先后救助贫困家庭心脏病患儿两千余人。武警总医院由此获得了“中国十大公益之星”殊荣,郑静晨院士获得全国医学人文管理奖。2001年,武警总医院与中华慈善总会联手启动了“为了我们的孩子—救治千名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行动,先后赴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先心病儿童筛查,将有手术适应证的患儿转运北京治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惠民政策,密切了民族感情,受到中央多家主流媒体的跟踪报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郑静晨院士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理论研究、学术科研领域也成绩斐然。先后主编《灾害救援医学》《现代化医院管理》《内科循证诊治学》等大型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奖7项,其中《重大自然灾害医疗救援体系的创建及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灾害医学救援系列研究》获得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一等奖,《国内国外重大灾害事件中的卫勤保障研究》获得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目前,还承担着多项国家、全军和武警科研课题,其中“各种自然灾害条件下医疗救援队的人员、装备标准化研究”为国务院指令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