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2 问题
1.3 理论与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拜物教冶与“物的生命史冶
1.4.2 历史人类学中关于“物冶的研究
1.4.3 本书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
1.6 田野选点说明
第2 章 理论综述
2.1 人类学对“物冶的理论研究
2.1.1 早期研究
2.1.2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的研究
2.2 人类学对食物的研究
2.3 本书结构安排
第3 章 人参的使用价值与声誉价值
3.1 民间认知体系中的人参
3.1.1 人参的声誉价值
3.1.2 “人参性热冶“不可随便补冶
3.2 中医体系中的人参
3.2.1 药性的判断标准及人参的药性
3.2.2 药效的判断标准
— 1 —
3.2.3 人参的药性与药效
3.3 科学研究中的人参
3.4 本章小结
第4 章 人参史的梳理
4.1 清以前的人参简史
4.1.1 人参产地的变化
4.1.2 人参的等级排名
4.2 清代东北人参的生命史
4.2.1 东北人参与满族的崛起
4.2.2 清代东北人参的采集
4.2.3 清代东北人参的流通与销售
4.2.4 清代东北人参的消费
4.3 本章小结
第5 章 生产(物品)阶段的东北野山参
5.1 现代东北人参的类别
5.2 甲屯的生态人文环境
5.3 甲屯种植人参的历史及现状
5.3.1 W 家种植人参的历史
5.3.2 甲屯种植人参的现状
5.4 甲屯的种参习俗
5.4.1 甲屯人的宿命论
5.4.2 偷参事件
5.5 甲屯人参的流向
5.6 本章小结
第6 章 流通(商品)阶段的东北野山参
6.1 安国市概况
6.1.1 安国市药材市场概况
— 2 —
6.1.2 安国市保健品市场概况
6.2 礼品人参的加工与包装
6.2.1 野山参的加工
6.2.2 野山参的包装
6.3 野山参的鉴定
6.4 出现的问题及民间需求
6.4.1 鉴定依据
6.4.2 被揭发的鉴定内幕
6.4.3 被需求的意义
6.5 本章小结
第7 章 消费(补品、礼物)阶段的东北野山参
7.1 杭州人对人参的消费
7.1.1 “进补冶观念
7.1.2 人参作为补品
7.1.3 人参作为礼物
7.2 东北野山参流入杭州的方式
7.2.1 杭州市人参市场概况
7.2.2 季节性送货
7.2.3 在杭州开店
7.3 地方检验系统
7.3.1 相信地方权威
7.3.2 利益分配
7.4 “好产品,坏名声冶———人参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7.5 本章小结
第8 章 山参之“野冶
8.1 清代“野山参冶概念的出现
8.2 现代国家标准的“野冶
— 3 —
8.3 生产阶段制造出的“野冶山参
8.3.1 甲屯的林下参
8.3.2 缸参———制造出来的“野山参冶
8.4 流通阶段制造出的“野冶山参
8.5 本章小结
第9 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与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