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基本情况——来自中国和俄国的档案材料
一、提供低息贷款
二、援建重点项目
三、发展双边贸易
四、开办合股公司
五、提供技术资料
六、派遣苏联专家
七、培养中国专家
八、协助编制经济计划
赫鲁晓夫与苏联归还旅顺海军基地
一、斯大林得以继续使用旅顺基地
二、赫鲁晓夫主动提出归还旅顺口
三、苏联军队撤退及旅顺基地的交接
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基本状况及政策变化
一、为了满足中国的政权和经济需要
二、专家派遣和管理工作的混乱局面
三、苏联专家来华的高潮时期
四、苏联的谨慎政策和中国的少而精原则
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作用和影响
一、倡导“全面学习苏联”的方针
二、苏联专家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三、提出“以苏为鉴”的口号
四、“大跃进”和中苏分歧的影响
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生活及工作条件
一、关于苏联专家来华工作条件的谈判
二、苏联专家的待遇和中国的实际支出
三、对苏联专家日常生活的关心和照顾
四、苏联专家的工作环境及其变化
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根据俄国最近披露的档案文献
一、苏共二十大路线的实质
二、非斯大林化现象的由来
三、苏共二十大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援助和限制: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方针(1949-1960)
一、赫鲁晓夫开启了中国原子能和平利用之窗
二、苏联对中国核援助的方针出现突破性转变
三、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帮助及其限度
四、赫鲁晓夫决心撕毁合同终止对中国的核援助
试论朝鲜战争期间的中朝同盟关系
一、关于军队的指挥权问题
二、关于越过三八线后是否南进的问题
三、关于朝鲜铁路的管理权问题
四、关于停战谈判和结束战争的问题
左右逢源:朝鲜战后经济重建与外来援助(1954-1960)
一、准备时期(1953–1954)
二、三年计划期间(1954–1956)
三、五年计划期间(1957–1959)
四、“缓冲”时期(1960)
朝鲜劳动党内权力斗争与中朝苏三角关系
一、起因:苏共二十大引起的风波
二、经过:八月全会前后朝鲜党内斗争和中苏的干预
三、结局: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
朝鲜族居民跨境流动:中国的对策及其结果(1950-1962)
一、朝鲜族居民的国籍问题及其解决
二、中朝政府对边民流动的政策和措施
三、非法越境问题及中国的处理方针
1956 年十月危机:中国的角色和影响——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一
一、前提:苏联、东欧、中国三角关系
二、处理波兰危机:苏联未遂的军事干涉
三、处理匈牙利危机:苏联第一次出兵
四、处理匈牙利危机:苏联第二次出兵
五、结论:中国开始介入东欧事务
中国对东欧十月危机的反应和思考——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二
一、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不同声音
二、再次讨论波匈事件和斯大林问题
三、中国社会的反应和“少数人闹事”
四、中共采取的各种让步和安抚措施
五、毛泽东强调要注意思想动向
1956 年的波兰危机与中波关系——来自中国的档案文献和内部报道
一、中波在苏共二十大后开始接近
二、中国对波兹南事件的看法
三、中共八大期间中波领导人的接触
四、中国在阻止苏联武装干涉问题上的作用
五、中共帮助协调苏联与波兰的关系
六、中波之间对匈牙利事件的分歧意见
七、毛泽东对哥穆尔卡的认识和评价
中国“旋风”:周恩来1957 年1 月的穿梭外交及其影响
一、波兰危机和匈牙利动乱的余波
二、周恩来三国之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在新的基础上巩固社会主义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