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媒产业日益全球化、市场化、产业化的今天,传媒中所反映的暴力内容不断增加,暴力倾向日益增长。从印刷时代报刊对于暴力事件的追随,到信息时代随处可见的暴力信息和大兴其道的暴力影像,媒介对于暴力内容的偏爱似乎情有独钟。现实生活中,媒介暴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其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剧了人们对暴力的麻木感与宽容度。媒介暴力现象,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为美国学者和政府所注意,直到今天,媒介暴力虽然饱受诟病,却也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愈演愈烈。事实上,如何对媒介暴力进行有意义的伦理批判,是关系到媒介暴力发展和媒介形象塑造的重要问题。如果不澄清此问题,对媒介暴力的批判便很容易陷入纯理论化的思考,而悬置了其内在的道德维度和人性考量,所以,基于伦理学的视域对媒介暴力进行批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谈到:“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它不是解剖刀,它是武器。”由此出发,“批判”并非就批判而批判,而是在于有激情、有头脑地使用批判这个“武器”以达到重构和超越现实的意旨。在对媒介暴力进行合理批判时,首先要弄清楚两个问题:第一,媒介暴力的合法性体现于何处?第二,媒介暴力有哪些非法性?众所周知,世界上百利而无一害的事物几乎没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物也是几乎不存在的。因此,首先应肯定媒介暴力存在的合法性,立足于“形而下”的媒介暴力的具体内容,结合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视域分析其产生的理由、类型、意义等,肯定媒介暴力的“存在即合理”的意义;其次应反思媒介暴力的非法性问题,从伦理的视角对其进行辩证的否定,考量对媒介暴力进行重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问题,从而“扬”其利而“弃”其弊,最终达到对媒介暴力的超越并使之新生。燕道成、黄果所著的《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导论,包括媒介暴力伦理批判的中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背景、意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三章,主要论述媒介暴力伦理批判的背景和内容,这是媒介暴力伦理批判的立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第四至第五章,这是本研究的主体,本部分对媒介暴力的合法性和非法性进行了辩证地论证,并引入传媒责任伦理,对其合法与非法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追问;第四部分是第六章,这是文章的落脚点,也是对本研究关键问题即“如何对媒介暴力进行有意义的批判”的回答;第五部分是结语。在论证结构上,《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以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为主线,贯穿始终;以传媒责任伦理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对媒介暴力进行有意义的批判这个中心进行理论剖析,以此为理;从对媒介暴力的合法性与非法性的探讨中,回答如何重构媒介暴力的问题,以此为据;全文以层层深入的方式完成论述,逐步打开媒介暴力伦理批判问题的核心,最后为媒介暴力的重构与新生指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