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导论 何以要提出生态实践观?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层追问
二、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践根源
三、生态学时代的实践方式重构
四、本著的逻辑结构及主要内容
五、本著的主要研究方法
六、本著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现代实践方式:问题与批判
第一节 现代实践方式及其问题
一、现代实践方式的历史性形成
二、现代实践方式及其基本特征
三、现代实践方式:现代社会问题的实践根源
第二节 对现代实践方式的历史性批判
一、马克思对现代实践方式的异化性质的批判
二、阿尔温,托夫勒对现代实践方式的分裂性质的批判
第三节 现代实践方式的生态批判
一、批判的理论基础:生态学科体系
二、批判现代实践方式的方法论体系
三、现代实践方式的生态批判
第二章 科学实践观及生态解读
第一节 科学实践观:内涵与基石
一、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内涵
二、科学实践观:马克思全部理论的基石
第二节 生产性实践及生态解读
一、生产实践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生产性实践的生态解读
第三节 交往性实践及生态解读
一、马克思的交往性实践
二、交往实践的生态解读
第三章 生态实践观的思想考察
第一节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态实践观
一、中国儒学思想中的生态实践观
二、中国道学思想中的生态实践观
第二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的生态实践观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实践观
二、生命平等主义的生态实践观
三、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实践观
第三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实践观
一、威廉,莱斯的生态实践观
二、本·阿格尔的生态实践观
三、詹姆斯·奥康纳的生态实践观
四、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的生态实践观
第四章 生态实践的理论架构
第一节 生态实践的内涵与构成
一、生态实践的内涵
二、生态实践的三维构成
第二节 生态实践的基本特征
一、生态实践是师法自然的实践
二、生态实践是系统整合的实践
三、生态实践是互动优化的实践
第三节 生态实践的过程控制
……
第五章 生态实践与生态意识的辩证法
第六章 生态实践观与经济社会发展
结 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