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书写的影像转身:中国新时期电影改编研究》注重理论成果与研究对象自身特征及其生成语境之间的适用度辨析,在论述时力求给出的观点与论据的充分支撑相结合,没有丝毫理论先行、生搬硬套之嫌,因此具有较强理论说服力的文本细读就成为显示作者艺术感知能力的重要亮点。作者不仅在论著的最后一编,通过重点解析《香魂女》、《寻枪》、《高兴》三部电影改编的典型个案,分别梳理廓清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元素的影像改编与生成倾向,进而论析评估了其审美价值和意义,凸显出可贵的学术研究创新价值,而且在前两编关于改编的文化主题和艺术审美层面的论述上,对《盲井》、《红高粱》、《姐姐词典》、《周渔的火车》、《草房子》、《顽主》、《手机》、《阳光灿烂的日子》、《生活秀》等诸多改编电影的分析也显得精微独到。这种论、述密切结合的行文方式使论著既有效地规避了因空套理论而凌虚高蹈的浮夸倾向,又防止了因材料的堆积而失去脉络章法的散乱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