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上流淌着桐城派作家的血液;他是旧婚姻的叛逆者,新道德的追求者。他的跨国师生恋,成为一代人的佳话。他追求西方文化,心仪叔本华、尼采。却从克罗齐走向了维柯,从教育学、心理学走向了美学;他因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举成名;他留学9年写作、翻译11部著作,成为无数留学生治学楷模。他因主编《文学杂志》声名鹊起,胡适给他写稿,鲁迅与之商榷;他因违心参加了国民党,被郭沫若称为“蓝色作家”,邵荃麟称他为“反动文人”;他追求文化独立,作为“南迁”的第三号人物,毅然拒绝去台湾;新中国之初,他被军管;作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典型,毛泽东关注了批评他的方式方法;“文革”中,他坚持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业,全身而出;作为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奠基人,他与蔡仪、李泽厚、姚文元、周谷城等人进行美学论争,催生了中国美学;他是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碰撞出来的火花;尽管他的形象思维、人道主义、人性论等观点屡受批判,却被胡乔木“素来敬重”:他自己说。我这一生,什么事都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