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传记社会各界人物朱光潜大传

朱光潜大传

朱光潜大传

定 价:¥56.00

作 者: 朱洪 著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传记 人文、社会学家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1513137 出版时间: 2012-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51 字数:  

内容简介

  他身上流淌着桐城派作家的血液;他是旧婚姻的叛逆者,新道德的追求者。他的跨国师生恋,成为一代人的佳话。他追求西方文化,心仪叔本华、尼采。却从克罗齐走向了维柯,从教育学、心理学走向了美学;他因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举成名;他留学9年写作、翻译11部著作,成为无数留学生治学楷模。他因主编《文学杂志》声名鹊起,胡适给他写稿,鲁迅与之商榷;他因违心参加了国民党,被郭沫若称为“蓝色作家”,邵荃麟称他为“反动文人”;他追求文化独立,作为“南迁”的第三号人物,毅然拒绝去台湾;新中国之初,他被军管;作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典型,毛泽东关注了批评他的方式方法;“文革”中,他坚持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业,全身而出;作为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奠基人,他与蔡仪、李泽厚、姚文元、周谷城等人进行美学论争,催生了中国美学;他是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碰撞出来的火花;尽管他的形象思维、人道主义、人性论等观点屡受批判,却被胡乔木“素来敬重”:他自己说。我这一生,什么事都遇上了!

作者简介

  朱洪,安庆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庆师范学院教授,政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出版著作有《从领袖到平民——陈独秀沉浮录》、《黄镇传》、《胡适大传》、《陈独秀风雨人生》、《刘半农传》、《胡适:努力人生》、《血祭桐城派——戴名世传》、《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方苞传》等26部。有许多文章被转载转播,其中《党史人物研究的一个特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谈陈独秀》被2000年1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如果泰戈尔还在》2006年被选入山东省教育出版社《新课程初中语文读本》(第八级下册)等。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书香子弟
 朱熹二十六世孙
 父亲的鞭挞
 说理文的训练
 无书不读
 踏进“洋学堂”
 桐中读书
 大关小学堂老师
 武昌高等师范读书
第二章 就读香港大学
 “北京学生”
 哲人
 “我也跟着咒骂过”
 忧虑中国民族不肯自救
 儿子出生
第三章 沪浙教书
 中国公学教师
 萌动轻生的念头
 白马湖舂晖中学老师
 丰子恺的画
 处女作《无言之美》
 离开白马湖
 创办立达学园
 办开明书店
第四章 欧洲留学
 人读爱丁堡大学
 选修文学
 试验心理学
 喜欢上了美学
 恋爱的苦恼
 一个学生的自杀
 欣赏《蒙娜?丽莎》
第五章 执鞭北大
 读周作人《雨天的书》
 逛湖滨浴场
 与杜亚泉的争论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与奚今吾的师生恋
 居住巴黎郊区玫瑰村
 与吴宓在伦敦的交往
 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
 移情与《谈美》
 回国
 北大教授
第二次萌动轻生念头
 粱宗岱离婚谈判代表
 季羡林眼中的朱光潜
 悼念刘半农
 发起读书会
 到日本看望朱光澄
 责备学生罢课是胡闹
 鲁迅的批评
 “朱光潸”并非朱光潜
 与陈寅恪的论争
 建议曹禺将《日出》删为独幕剧
 巴金的“忠告”
 曹禺的“冤枉”
 与梁实秋讨论文学的美
 粱宗岱:从滥用名词说起
 答复巴金的“忠告”
 戴望舒诗的优劣
 《文学杂志》主编
 粱实秋:看不懂的新文艺
 沈从文观察“更冷静深刻”
 废名的小说《桥》
第六章 川大任教
 与沈从文逃难
 担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
 不醉无归
 “古文”不可做
 周作人事件
 朱世嘉出生
 拒绝程天放任四川大学校长
 反驳国民政府教育部
 致电蒋介石
 打算去延安
第七章 执教武大
 朱光澄自日本归来
 “动”是人生的基本特性
 批评胡适“做诗如说话”
 无暇为朱光澄主持婚礼
 功令和学风
 方东美:鸣鞭怕近望乡台
 鲁迅的批评未局限于文学
 朱光泽冒死还乡
 朱自清:但恨此宵难再得
 与丰子恺看望陈源夫妇
 任武汉大学教务长
 被拉进了国民党
 生命从四十岁开始
 开设英诗课
 与朱自清讨论大学国文教材
 与郭沫若“咬文嚼字”
 散文的声音节奏
 奚今吾:谁叫你白天瞎忙
 和夏丐尊、叶圣陶诗
 乐调影响人的情绪
 得到朱光潜80分是无上荣耀
 熊十力来信
 给人民言论自由
 齐邦媛眼中的朱光潜
 与梁宗岱愈打愈成交
 凌叔华的《小哥儿俩》
 诗写景宜显、写情宜隐
 不就安徽大学校长
 推荐吴宓到武汉大学
第八章 命运转折
 回到桐城看望母亲
 住进中老胡同
 淘书与文学选本
 抗议沈崇被美国兵奸污
 朱世乐的小伙伴
 朱世嘉的少年生活
 谈学英文与翻译
 恢复出版《文学杂志》
 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北大文学院代理院长
 反对禁舞
 抢救旧书
 想写陶渊明传记
 郭沫若:朱光潜是“蓝色”作家
 邵荃麟:俨然以戈培尔的姿态出现
 谈书牍
 敬悼朱自清先生
 接受记者采访
第九章 思想改造
 学术团体染上了衙门风气
 蔡仪:《论朱光潜》
 中国的出路
 母亲去世
 选择了留下来
 沈从文自杀未遂前后
 真是换了一个世界
 心里还有些不服
 批判胡适
 毛泽东的赞扬
 澄清对胡适的看法
 思想改造运动的典型
 马寅初:朱先生的检讨有进步
 亚太会议翻译顾问
 不愿教书
 胡风:这不是挑战是什么
 自恃和老舍多年相识
 批判自己的文艺思想
 贺麟:朱光潜文艺思想的哲学根源
 西北行吟
 与蔡仪打擂台
 从自身经验谈百家争鸣
 积极投入美学论争
 “这次大概把我漏了吧”
 批判章伯钧
 反驳李泽厚
 不能先打毒针而后医治
第十章 美学大讨论
 评吕荧的美学观点
 美必然是意识形态性的
 美学讨论应实事求是
 为“人性论”辩护
 与蔡仪的观点针锋相对
 批评姚文元的美学观点
 讲授《西方美学史》
 林枫帮他配备了助手
 吴铭右去世
 与田汉的一次论辩
 撰写《西方美学史》
 同胡乔木第一次见面
 写文章要有情感
 嘱朱光泽重新做人
 柳鸣九:开始有些不自在
 招收第一个美学研究生
 批评周谷城
 不同意朱光泽来京
 不该否定形象思维
第十一章 “文革”磨难
 被押上“斗鬼台”批斗
 朱式庆看望朱陈母亲
 朱世乐到山西接受再教育
 翦伯赞夫妇自杀
 搬到燕南园66号
 偷译《美学》第二卷
 正式“解放”
 受命选辑国外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
 与孙子们游颐和园
 出版《美学》译著
 拒绝进“粱效”写作班子
 寄语台湾朋友
 老来照旧忙中过
第十二章 亲历拨乱反正
 老友北京聚会
 只争朝夕敢偷闲
 大学者与高中生
 朱光澄去世
 不注骄杨该万死
 出席全国政协五届会议
 希望编一部译名词典
 撰写《谈美书简》
 研究美学的必备条件
 纵浪大化中
 朱光泽做了教师
 文艺属于意识形态
 必须按教育规律办事
 缅怀丰子恺
 谈经典著作的翻译
 他在国外比国内有名
 编选论文选集
 脑子这东西越用越活
 暮年心血的经营
 剩下的时候不多了
 当选中国美学会会长
 重见朱自清的信
 翻译《新科学》
 不通一艺莫谈艺
 《美学拾穗集》出版
第十三章 不平凡的晚年
 旧体诗词郁达夫写得最好
 无意做克罗齐的信徒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为什么落后
 伍蠡甫画扇面
 情亲何可言
 《艺文杂谈》出版
 双喜临门
 其实自己是尼采式的信徒
 叶圣陶来访
 宪法保障学术自由
 “对沈从文难免阿其所好”
 茅以升和宗白华来访
 与台湾亲人通了音信
 庐山避暑写作
 北戴河消夏
 与周扬40年真情难忘
 胡乔木登门祝贺执教年
第十四章 最后岁月
 到香港中文大学讲学
 与台湾的亲人见面
 深感我们的学风有问题
 多学科学术讲座
 朱式蓉帮助整理《新科学》
 评价沈从文风波
 拟回答一百个问题
 《新科学》:划时代的著作
 胡乔木来信
 喜欢吃一点卤菜
 春蚕到死丝方尽
 可怜君子花,衰来亦如此
 老而不僵
 给胡乔术的信
 与世长辞
 送别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