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为总第七卷,包括以栏目及文章:[理论前沿]收录五篇论文。 “证券市场诚信机制的运行逻辑与制度建构”从体系化的视角对证券市场诚信机制的运行逻辑、法律建构以及实现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意在为解决我国证券市场诚信缺失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公司诚信人格论”对公司诚信进行了基于人格分析的结构化描述,认为我国公司诚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于继承传统伦理道德精华,借鉴吸收优秀的外来商业伦理,而完善公司主体结构、培植主体性,则是当下我国公司诚信建设的重要工作。“数据保护与信息公开的平衡——论诚信制度构建的法律基础”提出,在构建诚信制度时应重视从法律层面加强数据保护的基础制度建设,以在诚信数据保护与诚信信息公开间求得更好的平衡。“内部治理结构:高管薪酬”是一篇译作,文章对有关公司高管薪酬支付在公司內部治理结构申的权力划分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和实证解析。“投票权价购问题之检讨”对投票权征集制度中的投票权价购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美国实践为参照,揭示了理论界反对投票权价购的一般理由,进而说明这些反对理由的不足之处,论述了允许投票权价购的积极意义,并对重构我国投票权价购制度提出了建议。 [专题研究]收录八篇论文,分为“上市公司诚信”和“‘看门人’机制与中介机构诚信”两个专题。 “上市公司诚信”专题收录四篇论文。“从财务造假到会计争议——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监管的新视城”分析了证券监管领域的会计争议及其背后的会计话语权的法律设计,梳理了2000年以来因“海南凯立”案引发的会计话语权纷争,以及目前会计最终话语权的基本格局及规制框架,并对相关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从上市公司再犯现象看诚信建设的重要性”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近年再犯的数据入手,总结了再犯公司的共性特征,并借鉴国外资本市场的再犯惩戒规则,提出了完善中国资本市场再犯惩戒和诚信建设的思路和建议。“对上市公司的公开谴责有效吗——基于上海市场2006—2011年监管案例的研究”一文指出公开谴责作用机制是“声誉制裁一声誉损失一威慑效果”,执法概率和声誉损失是决定公开谴责有效性关键因素,并进一步对上海市场2006—2011年公开谴责进行了买证分析.结合当前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和监管体制内部调整的大背景,提出了完善公开谴责制度的几个方向。“再融资、储架发行和上市公司的诚信建设’,通过对美国储架发行制度的介绍,为我国上市公司诚信建设中如何进行正向激励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看门人,机制与申介机构诚信”专题收录四篇论文。“中国证券律师业的职责与前景,’在分析考察了域外及我国二十余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全面梳理了境內外资本市场中律师的功能定位与相关执业规范,并提出我国证券律师的发展出路。“证券市场监管与投资银行的诚信规范,’指出,在我国证券发行保荐制下,监管机构对于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采取的诚信监管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效果,但仍存在许多的不足,需要通过加强执法、确立信托责任、加强自律管理、倡导诚信文化等予以加强。“证券公司诚信义务:范围、责任和控制”建议应区分不同业务种类和投资者类型,确立证券公司对特定客户诚信义务的边界,细化证券公司对普通投资者诚信义务的內容,并通过监管执法和自律约束,强化规则的执行力。“信用评级机构诚信规范外部监管制度研究——美国法的考察和中国借鉴”通过对美国评级机构注册审查制度、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的考察,提出了我国加强评级机构诚信规范外部监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