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重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试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知识分子与大众关系的论述 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社会主义国家文学的建立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90年来党的文艺思想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述评 普及与提高第二辑 底层话语 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 曲折的突围——关于底层经验的表述 “底层经验”的表述与被表述:论争背后的话语策略分析 底层与大众文化 解码“底层”:想象、象征与实在界 “现实主义”和文学批判——兼论中国当下语境中“底层文学”的美学风格第三辑 关系主义 文学研究:本质主义,抑或关系主义 多维的关系 关系主义,或一种历时的总体性 关系主义视野中的“文化研究” 反本质主义与文学理论的“美学立场” 关系主义文学史观与当代文学、文化图景的重构 “关系主义”与“相对主义” 理论自反与体系重构——评南帆、刘小新、练暑生合著《文学理论》 从本质主义到关系主义:文学理论教学范式转移第四辑 意识形态与形式 文学形式:快感的编码与小叙事 反“目的论”——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概念的再认识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视域内的“形式”概念 体裁诗学:历时之轴与共时之轴的交汇 形式与内容的适合——詹姆逊辩证批评标准的乌托邦 形式、历史和在话语中想象 威廉斯论述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 卢卡奇与文学总体性第五辑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开启新的视域 文学、文化研究和关系主义 “文化研究”的意义与问题——与盛宁先生《走出“文化研究”的困境》一文商榷 不竭的挑战 挑战与对话:文学、文化研究和权力 文化理论的限度与“理论之后”的超克 文学研究、反本质主义与日常生活 意识形态与文化研究的偏执——评周蕾的《写在家国以外》 2011年台湾地区文化研究述略第六辑 文化建设 对话: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文艺与文化生态环境 关于提高福建省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研究 网络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认同路径 信用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