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水利工程引洮供水工程及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引洮供水工程及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引洮供水工程及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定 价:¥69.00

作 者: 络进仁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经济 区域经济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6111529 出版时间: 2012-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59 字数:  

内容简介

  《引洮供水工程及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简介:学术界关于调水工程对区域经济社会乃至流域生态的影响研究至今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引洮供水工程及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者骆进仁教授就引洮供水工程及其对相关区域的影响,从国内外调水工程现状、生态功能区划、水资源与区域持续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调水工程投资与财务、水资源治理、生态补偿和调水前后承载力的变化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作者简介

  骆进仁:男,1964年8月生,甘肃省甘谷县人。现任兰州交通大学教授、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交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公共事务治理、工程经济分析、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于1983年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于本校续读硕士研究生;于2009年入兰州大学在职攻读公共管理学科博士学位。先后在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第五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期间考取中国注册会计师和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并注册执业,并被甘肃省人事厅评为高级会计师。获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等荣誉。担任甘肃省专业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多个省级学会常务理事,兼任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基金、甘肃省科技厅创业创新基金等评审专家。主持完成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甘肃省退耕还草工程不同类型区决策模式研究”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调水工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引洮供水工程为例”。专著《甘肃省退耕还草工程研究》获中国高校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中国农村经济》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内外流域调水工程实践与启示 第一节 国内外调水工程现状 一 发电 二 灌溉 三 多目标调水 第二节 国内外水库调度比较 一 国内外水利工程规程比较 二 生态调度比较 第三节 调水工程的负面影响 一 生态环境影响 二 人文社会环境影响 第四节 启示第二章 引洮工程区域生态功能区划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区生态功能特征 一 甘南高原区 二 陇中高原区 第三节 研究区生态环境空间特征分析 一 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二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 第四节 生态功能分区方案 一 生态功能分区依据 二 生态功能分区命名 三 生态功能分区方案 第五节 分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一 甘南高原草甸草原生态亚区 二 陇中中部黄土丘陵农业生态亚区第三章 水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二 水资源与产业发展 三 水资源与产业布局 四 水资源与城市发展 五 水资源与人民生活 第三节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化 一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演化 二 水资源约束下植被恢复 第四节 水资源调配与区域持续发展 一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二 水资源调配与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第四章 引洮工程水资源合理配置及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相关研究 第三节 引洮工程水量分配 第四节 产业结构及用水现状分析 一 取水区产业结构及用水现状分析 二 受水区产业结构及用水现状分析 第五节 水资源优化配置思路 一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思路 二 调水方案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思路比较 第六节 基于水资源合理调配的产业结构优化措施 一 取水区产业结构调整 二 受水区产业结构调整第五章 引洮工程财务风险评价及水价设计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引洮工程财务风险评价 一 国内外工程财务风险评价 二 引洮工程项目特点及财务评价主要参数 三 引洮工程财务风险评价过程 第三节 引洮工程水价调整 一 国内外水价研究 二 引洮工程两部制水价设计第六章 引洮工程水资源治理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水权管理现状 一 国外水权管理 二 国内水权管理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体制 一 国外水资源管理体制 二 国内水资源管理体制 三 洮河水资源管理体制 第四节 引洮工程水资源治理 一 构建水资源多元治理框架 二 水资源管理社会组织构建 三 水权治理 四 水权市场治理第七章 引洮工程生态补偿及补偿量测算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取水利益补偿相关研究 一 洮河水资源的产权关系 二 补偿问题的产生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 一 洮河上游水源区 二 陇中黄土高原受水区: 三 引洮工程移民 四 其他利益相关者 第四节 补偿类别与补偿量 一 水资源保障补偿量 二 自然保护区补偿量 三 洮河水源区补偿量汇总 第五节 补偿方式与补偿机制的选择 一 市场机制补偿 二 受益者补偿 三 政府补偿 四 政府补偿的最佳载体第八章 引洮工程调水前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水资源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 二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三节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 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二 评价指标的选取 第四节 调水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一 取水区调水前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二 受水区调水前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第五节 调水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预评价 一 供水量的确定 二 计算与分析 第六节 调水方案优化后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预评价 一 供水量的确定 二 计算与分析附表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