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提出了“人口的增殖力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资料的能力”的命题,但近代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人口转变实际情况却呈现出“人均消费增加、人口数量下降”的普遍现象,这似乎是对马尔萨斯命题的一种否定。基于这一历史事实,人口学界相继形成了成本一效用理论、数量质量替代理论及人口转变理论等,这些理论,一方面解释了上述“马尔萨斯悖论”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形成了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与人类生育水平高低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的普遍认识。其中,在生产力低下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基于家庭对劳动力的较大需求,因而在生育行为上更多地表现出追求多育倾向的观点已为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在中国,基于事实的判断,形成的普遍观点认为,传统农业社会中的中国家庭在生育行为上不仅追求高生育水平,而且还存在着明显的男性性别偏好特征,即追求“多生、生男”。然而,通过对20世纪傣族家庭生育行为的研究发现,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生育行为在事实上是存在着不同表现的。20世纪的傣族农村社会,人们的生活是远离工业化、较少商业化的传统农耕生活,稻田的产出是他们最主要的生活来源,但是,无论是20世纪上半叶历史文献资料中反映出的傣族历史人口数据,还是20世纪下半叶的人口普查数据,都没有显现出傣族在生育行为上有追求高生育水平和男性性别偏好的传统农业社会生育特征。究其原因,20世纪的傣族社会是一个浸润于宗教文化氛围中的社会,受着南传上座部佛教人生哲学思想的引导,他们将“众生平等”、“随缘而安”、“自律不贪”等充满佛教理性的人生观、价值观融人到民族共同体价值体系的建构之中,形成了“平等”、“互敬”、“给予”、“随缘”、“自律”、“淡泊”的人生价值观。又由于生存环境的得天独厚,家庭只需投入不多的劳动就可获得较为丰裕的生活资料,使他们在生活中对物质享受没有过多的欲望,对精神享受却有着丰富的想象与追求。正是在这种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多重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傣族形成了互帮互助、扶老敬老的淳朴民风,男女平等、儿多母苦的家庭观念,表现出了“不刻意追求多生”、“无男性性别偏好”的生育理念。换言之,他们的这种传统低生育行为源于其优越的生存环境支撑、佛性的生育观念引导和公平的财产权利制度保障。《傣族生育文化研究》在全面分析传统农业社会中傣族传统低生育行为形成机理的基础上,运用人类学文化相对论和心理学需求层次论作为解释工具,构建出傣族传统生育行为的解释框架,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对人类生育行为的多样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研究表明:①生育行为是人类基于其生存环境作出的理性选择,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确定的对应关系,即在农业社会中也能形成低生育水平的生育模式;②家庭生育观念的形成与生育行为的实现取决于社会价值观的主导,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社会中,生育行为更多地受到文化价值取向的规约,即文化是影响其生育行为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③生育文化有着多样性的文化结构,需要借助民族学、社会学研究来不断丰富对各民族生育文化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