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宏观经济波动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争论焦点之一,尤其是在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机制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之后,凯恩斯主义一度在经济波动研究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但20世纪70年代普遍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滞胀”现象,从实践中向凯恩斯主义提出了质疑。与此同时,卢卡斯1976年发表了著名的“卢卡斯批判”,对传统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了切中要害的批评。随后,各个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开始着手了为宏观经济学建立微观经济基础的研究。《中国经济波动的结构分析:一个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的视角》首先采用理论假设条件相对较少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了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都是影响我国经济波动重要原因的结论,并在附录中以财政政策为例,探讨了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效果;随后,《中国经济波动的结构分析:一个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的视角》分别建立了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并综合利用“校准”方法和贝叶斯估计方法,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机制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