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卷 欲借高楼望西北一读书应考和从政准备时期
第一章 依依故里情绵绵母教恩
第二章 源远流长的家族世系 光前裕后的家教传统
第三章 童年少年青年苦学力学善学
第四章 艰难曲折的应试之路改革考风的初始情结
第五章 嵩洛胜境,放情山水少年俊彦,切磋诗文
第六章 涉足政事,即生殷忧试手创作,初露锋芒
中卷 滩惊浪打风兼雨一坎坷而峥嵘的从政前期
第七章 任职馆阁,力陈时弊身履直道,初遭贬谪
第八章 贬夷陵,处险如夷得知交,转忧为喜
第九章 国势危机与命运转机理论精熟与政治成熟
第十章 重返馆阁任职力为革弊鼓呼
第十一章 身列谏诤谟猷之位力尽拾遗补阙之责
第十二章 促成庆历革新展现峥嵘岁月
第十三章 奉使河东,为生民请命勤撰奏草,为君国分忧
第十四章 皇帝转向,新政失败群邪构陷,恶运降临
第十五章 转运河北,按察官吏代官成德,进退失据
第十六章 贬知滁州,宽简施政寄情山水,醒醉为文
第十七章 移知扬州,名重“文章 太守”继踵前贤,功昭大郡胜迹
第十八章 任职颍州,得师友切磋结缘西湖,有“终焉之意”
第十九章 反顾新政,反思得失痛失高堂,痛悼战友
下卷 野芳虽晚不须嗟一从政后期和归休时期
第二十章 重返朝廷,难展夙愿迭遭挫折,向往归耕
第二十一章 出使契丹,归来直论天灾人事奖掖后进,凝成诗文革新队列
第二十二章 主持礼部贡举改革考风文风
第二十三章 权知开封府充任详定官
第二十四章 闻秋声而感衰思归田而兴咏
第二十五章 痛悼梅尧臣进呈《新唐书》
第二十六章 进入枢密院和中书省整理《集古录》与《思颍诗》
第二十七章 位列重臣,扶安社稷本于人情,参与濮议
第二十八章 愤青蝇,请知毫州倦红尘,向往清虚
第二十九章 静观熙宁变法,尊重实情暂停青苗俵钱,体恤百姓
第三十章 退休难休,师友过访余闲不闲,著述编纂
第三十一章 巨星陨落风范永垂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