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养殖场规划设计 任务一 场址选择和测量 一、自然条件 二、水源、水质条件 三、土壤、土质 四、电力、交通、通讯 五、其他 六、测量 任务二 池塘规划、设计 一、池塘类型 二、形状、朝向 三、面积、深度 四、池埂 五、护坡 六、池底 七、进排水设施 任务三 养殖场规划、设计 一、布局 二、进排水系统 职业能力测试项目二 池塘环境改良 任务一 整塘与清塘 一、整塘 二、清塘 任务二 池塘溶氧控制 一、池塘溶氧补给与消耗 二、池塘溶解氧变化规律 三、氧盈与氧债 四、池塘溶氧控制方法 任务三 施肥调节水质 一、有机肥 二、无机肥 三、施肥注意事项 职业能力测试项目三 水产常用机械安装和使用 任务一 增氧机在池塘中的安装使用 一、增氧机工作原理 二、增氧机作用 三、增氧机类型 四、增氧机的合理使用 五、增氧机在池塘中的安装 任务二 投饲机在池塘中的安装使用 投饲机基本结构 任务三 水泵在池塘中的安装使用 一、管道泵安装 二、立泵安装要求 三、启动 四、运行 五、维护 职业能力测试项目四 家鱼人工繁殖 任务一 亲鱼培育 一、家鱼基本生物学特性 二、家鱼性腺发育基本规律 三、家鱼性腺发育的周期性变化 四、繁殖力 五、亲鱼培育 任务二 渔用牧草栽培 一、黑麦草 二、苏丹草 任务三 催产剂种类选择和配制 一、催产原理 二、催产剂种类 三、催产剂配制方法 任务四 亲鱼捕捞和选择 一、工具介绍及使用 二、亲鱼选择 任务五 亲鱼催产 一、催产设施 二、催产剂参考用量及注射 任务六 催产鱼管理及催产结果分析 一、亲鱼发情与产卵 二、效应时间 三、产卵池管理 四、鱼卵的质量鉴别与计数 五、亲鱼产卵效果分析 六、亲鱼产后护理 任务七 人工授精 一、人工授精概念 二、取卵、取精 三、人工授精方法 四、人工授精技术关键 五、人工授精与自然产卵方法比较 任务八 家鱼受精卵孵化 一、孵化设施 二、孵化管理 三、影响孵化的环境因素 职业能力测试项目五 鲤鱼、鲫鱼、鲂鱼人工繁殖 任务一 鲤鱼、鲫鱼、鲂鱼亲鱼培育 一、鲤鱼亲鱼选择和培育 二、异育银鲫亲鱼培育 三、团头鲂亲鱼培育 任务二 鱼巢扎制、布置和管理 一、制作人工鱼巢的材料 二、人工鱼巢制作 三、人工鱼巢布置 四、人工鱼巢管理 任务三 鲤鱼、鲫鱼、鲂鱼人工繁殖 一、鲤鱼人工繁殖 二、异育银鲫人工繁殖 三、团头鲂人工繁殖 任务四 受精卵脱黏 一、泥浆脱黏法 二、滑石粉脱黏法 三、清水机械脱黏法 四、食盐脱黏法 任务五 鲤鱼、鲫鱼、鲂鱼受精卵孵化 一、池塘孵化 二、淋水孵化 三、脱黏流水孵化 职业能力测试项目六 鱼苗培育 任务一 水花捕捞和运输 一、水花种类及质量鉴别 二、水花捕捞与运输 三、水花下塘 任务二 饵料选制与投喂 一、提高自然状态下轮虫休眠卵的萌发率 二、泼洒豆浆和加注新水 三、掌握施肥时间,合理施肥 四、控制敌害生物繁殖 五、定期检查 任务三 鱼苗培育管理 一、合理放养密度 二、鱼苗主要生物学特性 三、主要养殖鱼类食性转变 四、鱼苗饲养方法 五、鱼苗池管理 任务四 鱼苗捕捞、运输及生产评价 一、拉网锻炼 二、乌仔或夏花质量鉴别 三、鱼苗计数与运输 职业能力测试项目七 鱼种培育 任务一 鱼种质量鉴别 一、鱼种规格及名称 二、鱼种质量鉴别方法 任务二 鱼种培育管理 一、夏花放养时间及鱼种搭配 二、夏花放养密度 三、各类鱼种投饵和施肥模式 四、饵料投喂方法及日常管理 五、并塘越冬 职业能力测试项目八 成鱼养殖 任务一 成鱼养殖模式设计 一、混养 二、混养模式设计 三、轮捕轮放 任务二 成鱼养殖管理 一、池塘管理基本要求 二、池塘管理基本内容 三、池塘水质管理 四、防止鱼类浮头和泛池 五、饲料投饲技术 六、疾病防治 任务三 成鱼捕捞、运输及销售 一、捕捞方法 二、食用鱼运输技术 三、成鱼销售 职业能力测试附录 附录一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摘录) 附录二 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摘录) 附录三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5070—2002)(摘录) 附录四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摘录) 附录五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摘录) 附录六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摘录)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