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版2014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既符合考试要求,又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既对考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又与时俱进地把握命题趋势;既博采众长,又开拓创新;既传授考试的方法与技巧,又帮助考生提升思想高度和文化素养。这本《华图版·2014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迎来了第七次修订,可以说,每一次修订都是艰辛的、痛苦的、犹豫的,尤其是内容的取舍,每次都让我面临艰难抉择。一本好教材,既要符合考试要求,又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既要对考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又要与时俱进地把握命题趋势;既要博采众长,又要开拓创新;既要传授考试的方法与技巧,又要帮助考生提升思想高度和文化素养,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每次修订,我都在这些两难问题之间摇摆不定,想尽力协调这些关系,但时常还是拿捏不好分寸。这次修订就是为了更好地协调这些关系的新努力。对于申论学习,我一向强调要厚积薄发,强调要有千斤拨四两的精神,要有事倍功半的勇气。但是越深入了解现在年轻人的生活状况,我就越同情他们,对于很多人来说,考公务员就是一个职业选择。应届毕业生要写论文,在职的工作生活压力大,待业的心理负担重。对于这样的一群年轻人,过于强调天下理想,强调国家社会责任,实在是太苛刻。公务员考试教材和其他培训教材一样,它的基本功能应该是提高考生的复习效率,降低考试成本,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为他们获得稳定的工作和过上幸福的生活提供服务。基于这样的考虑,这次修订在风格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减少理想色彩,增强实用性。这次修订最大的变化是更趋简洁,从而更加符合考试用书的要求。本书的简洁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分类简洁。本书的第一版为了照顾题目的全面性,题型分类非常细。我曾经不无得意地写道,“可以毫不谦虚地说,没有任何一本申论教材有如此多的题目类型”,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过于烦琐的题目分类虽然有利于提升答题的针对性,但是容易给考生造成思维的混乱,给复习带来巨大的负担。这次修订将题目分类进行简化,分为客观题和主客观交叉题两类基本题型。客观题答题的基本原则就是全面,主客观交叉题答题的基本原则就是准确。第二,方法简洁。以前本书的方法比较烦琐,有十几种甚至二十几种之多,简化之后本书方法概括起来就四种:抄材料,加工材料,推理分析,借鉴思路。这四种基本方法的交叉混合使用可以解决所有的申论题目。方法多样和方法简单各有优劣,我可以引用一个作家对德国与中国木匠的刨子的描述来说明。德国的一家博物馆收藏有木匠用的刨子。令人惊奇的是,刨子的种类竟有二百多种!木匠要刨什么木头,刨出什么花样,只需选用相应的刨子即可。这不像在中国,木匠就只有几把刨子,刨出什么花样,可就全凭经验了。这次修订就是把德国人的刨子换成了中国人的刨子。方法简单,好处显而易见,问题也很明显:简单的方法,考生在运用时需要举一反三,而这有赖于一定的实践经验。第三,文风简洁。不绕弯子,不说废话,一针见血,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是本书这次修订的原则。这次修订删除了大量的冗长材料,句子尽量使用短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理论和解释说明,更加注重参考答案的撰写。简洁的文风一是为了符合考试的要求,很多申论的阅卷参考标准就很简单,三言两语,一个题目少的几十个字,多的也不过一两百字;二是为了提高大家的复习效率,提高答题的针对性,提升有效答题的几率。简洁不仅是文风,也是做事情的态度。对于公务员来说,文风简洁意味着办事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工作压力的减轻,意味着服务水平的提高。希望这样的文风不仅能够帮助大家考好试,而且能够使大家养成少写虚文、多干实事的态度。要把书写得简洁,做到字字珠玑,实非易事,这本教材也远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一本好的申论教材,必须历经千难万险,经过千锤百炼,方能有小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吾虽不才,心向往之。申论学习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借助阿·托尔斯泰曾形容知识分子的改造的一句话来说,学习申论“要在清水里洗三遍,在血水里泡三遍,在碱水里煮三遍”方能成功。本书最多只能为各位考生指出复习申论的基本方向,更多的还需要考生自己努力。作为理想主义者,最后再赘述几句。申论考试不仅仅是一门考试,也是一次提升自己写作和思维能力的机会;申论写作也不仅仅是写作,它是制定方针政策的基础,关系到行政效率的提高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申论写作不仅仅是一场文字游戏,而是一个转化精神气质的过程。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成为大家获得稳定工作的帮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拓展视野,增加知识,增长才干。如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