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光先生,字茂南,1932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荣昌县中医世家,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为伤寒和各家学说专家、中医康复学科开创者。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之一。先生幼年时,父亲即开始教他诵读《伤寒歌括》、《温病百言》、《医学三字经》等书。7岁时,父亲积劳成疾,不幸早逝,但在他小小心灵早已立下岐黄之志,坚定不移。随后他师从舅父廖济安习医。其舅父也是郭子光先生父亲的徒弟,擅长经方,治“暴证”尤过其师。他精心培养外甥,先让他专门攻读私塾,学习《论语》、《中庸》、《诗经》一年有余,然后开始教医。跟舅父临床习医的3年,是郭子光进步最大的3年。出师后,19岁的他在镇上独立开诊,很快就小有名气。为谋求深造,1956年郭子光先生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四年后因成绩优异而提前毕业留校任教。曾任四川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仲景学说研究会主任、四川省中医现代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专家评审组成员、卫生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等职。郭先生研究中医治疗疑难病之肺结核病,提出了具有普遍性的“三因鼎立”之说,而形成发病公式;对中医传统伤寒论汤证提出“病理层次”之说,阐述、发挥了伤寒六经证治内在规律,介绍、传播日本皇汉医学的特点,探求中日医学结合的新途径,并在全国率先开拓中医康复学科,集古今奇证治验之大成,力倡“病证结合”学说,独树一帜。先生说:“学术上广博而不精深者,有之;精深而不广博者,未之闻也。”他认为一名有作为的中医,知识面决不能窄,中医学术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如《伤寒论汤证新编》、《日本汉方医学精华》、《中医各家学说》等,都是在广泛阅读和精深思考后编著而成的力作。临床上力主“病证结合”诊疗,归纳出“病证结合”论治的四种形式,指出每种形式的特点、优点和适应范围,包括分型论治、分期论治、方证相对论治和以基础方加减论治四个方面,这样既重视整体调治,也重视局部的病理损伤,促进中医对许多疾病的病机与证候的认识更深入更具体。开掘中医康复学术领域,提出“现代中医康复医学”基本框架。以前中医古籍有关中医康复的内容散见于各科著述中,把零零碎碎的经验、认识,提高到学科体系的高度,进行系统化整理、研究。他对康复理论与方法的原理与具体运用作了具体阐述。不同意把康复与养生混为一谈,认为只有把治疗措施提到康复意义的高度来要求,才能充分开掘中医学的潜在内涵。郭子光先生临床善治奇症,擅长治疗内科疾病,尤其对冠心病、心绞痛、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慢性肾炎蛋白尿、某些癌症等疗效卓著,在学界和病人中声望很高。“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郭子光先生善于思索。清朝名医叶天士发明内风,认为“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后来,张山雷更明白指出:“内动之风,皆肝木之旺,木火生风”(《中风斠诠·中风总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凡具有头摇眩晕,昏扑,肢体麻木、拘挛、目闰动、抽搐,半身不遂,角弓反张,舌强不语、两眼直视等,具“掉眩”“强直”特征的证候,多属“肝风内动”所致。风病的共通性特点是“变”,即其证候表现变化多端;“动”,即其证候表现异常动态,且可发生于内外任何部位。换言之,凡具有“变”和“动”的特点证候,都应注意到“肝风内动”。1998年,一位43岁的公司经理腹内肠鸣,从沥沥有声到整天无休止地“咕咚”响,四处医治无效。来郭子光处就诊时,一米开外“咕咚、咕咚”的肠鸣声清晰可闻。诊其为“肝之疏泄太过,内动肝风,扰动肠系,肝失藏血挟瘀滞。”遂投从肝治之,肠鸣即消,不再复发。郭子光先生临床上经治了几种少见的“肝风内动”顽症,印证了古人关于风病的“变”和“动”的认识。如把频频之呃逆视为肝风内动、络道受阻,与肝风内动所致之手足痉挛同理;肝开窍于目,肝主筋,肝风内动能引起眼睑痉挛,眼睑痉挛、磨牙等以肝风内动引起者居多,治眼挛与磨牙,从肝而治,亦多应手取效。经过多年探索,郭子光先生还总结出自己临床治疗的八个步骤要领:凡有外感先治感,气机不疏先治郁,运化失司先理脾,平调阴阳治原病,整体局部善处理,无证可辨亦须辨,治标药物逐步减,西医诊断作参考。临床若按照这些步骤操作,实践证明,殊少疏漏。郭子光先生还认为中医临床不宜分科过细,以免割裂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杂合以治”,认为当前临床面临的一大批慢性疾病,一般都是多因素所致、多脏腑受累、多属性表现,应采取内治和外治相结合、药物与针灸推拿及自然疗法相结合等加以治疗,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