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内容摘要
导论
0.1 论题研究的意义
0.2 论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0.3 本书的逻辑结构与主要内容
0.4 本书的研究方法
0.5 本书的理论创新
第1章精神生产的本质
1.1 精神释义
1.1.1 精神的概念
1.1.2 精神的特性
1.2 精神生产的产生与发展
1.2.1 精神生产的产生
1.2.2 精神生产的发展及其启示
1..2.3 精神生产的内涵
1.3 精神生产的本质解析
1.3.1 精神生产是意义的生产
1.3.2 精神生产是社会的人的生产
1.3.3 阶级社会中的精神生产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的生产
第2章 精神生产的作用
2.1 社会生产系统
2.1.1 社会生产的构成
2.1.2 三种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
2.2 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作用
2.2.1 精神生产引导着物质生产的发展方向
2.2.2 精神生产构建起物质生产的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
2.2.3 精神生产营造出物质生产的良好的精神氛围
2.2.4 精神生产优化了物质生产的实体性要素
2.3 精神生产对人自身生产的作用
2.3.1 精神生产促进人类生育文化的进步
2.3.2 精神生产推进人类生殖方式的变革
第3章 精神生产的动力
3.1 物质生产推动精神生产发展
3.1.1 物质生产奠定了精神生产的物质基础
3.1.2 物质生产提出了精神生产的研究课题
3.1.3 物质生产提高了精神生产的效率
3.1.4 物质生产提供了精神生产的时间
3.2 精神需要推动精神生产发展
3.2.1 精神需要对精神生产的推动作用
3.2.2 时代精神需要推动精神生产发展
3.2.3 个体精神需要推动精神生产发展
3.3 文化交流推动精神生产发展
3.3.1 文化交流及其启示
3.3.2 文化交流推动精神生产发展的内在机制
3.4 文化创新推动精神生产发展
3.4.1 文化创新是精神生产的内部动力
3.4.2 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自觉
3.4.3 文化创新的主题: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3.4.4 文化创新的主旨:人的现代化
3.5 精神消费推动精神生产发展
3.5.1 精神消费的含义及类型
3.5.2 当代精神消费的特点
3.5.3 精神消费对精神生产的推动作用
第4章 精神生产的过程
4.1 精神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
4.1.1 精神生产主体
4.1.2 精神生产手段
4.1.3 精神生产客体
4.2 精神生产者的主体因素与精神价值的创造
4.2.1 精神生产者的职业品格
4.2.2 精神生产者的职业能力
4.3 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与精神价值的创造
4.3.1 对马克思的精神掌握世界方式的基本把握
4.3.2 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一:理论精神
4.3.3 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二:艺术精神
4.3.4 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之三:宗教精神
4.3.5 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之四:实践精神
4.4 文化产业与精神价值的物化
4.4.1 文化产业是精神价值物化的现实途径
4.4.2 精神价值是文化产业的内核
4.4.3 发展文化产业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第5章 精神生产的产品
5.1 精神产品的类型
5.1.1 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区别
5.1.2 精神产品的类型
5.2 精神产品的价值
5.2.1 精神产品价值的复杂性
5.2.2 分析精神产品价值的两个视域
5.3 精神产品价值的经济学分析
5.3.1 精神劳动创造精神产品价值
5.3.2 精神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5.4 精神产品价值的哲学分析
5.4.1 对精神产品价值进行哲学分析的必要性
5.4.2 精神产品的价值形成
5.4.3 精神产品的价值实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