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审美思想
第一节 中国美学“源头”问题
第二节 植根“本土”的审美思想
一、来自“关学”的理论困惑
二、植根“本土”的古典审美
三、审美思维的转换与历史分期
第二章 中国古代“中和”审美
第一节 “中和”与中国古代哲学
一、整体观念与“中和”
二、天人关系与“中和”
三、“中和”与审美属性
第二节 “中和”与儒家伦理审美
一、《论语》与理想人格
二、《中庸》与理想社会
第三节 “中和”与道家人生审美
一、“尊道贵德”
二、“诗人哲学家”
第四节 “中和”与古代艺术审美
一、“物感”与古代乐论
二、“比兴”与古代诗学
三、“典雅”与传统建筑
第三章 中国古代“意象”审美门
第一节 “意象”源流与“象思维”
一、意中之“象”与“象”中之“意”
二、“超形思维”与审美“意象”
三、“意象”阐释与诗学理论
第二节 “神思”论与“意象”体系
一、“意象”范畴与“兼采”
二、“神思”论与“文心”说
第三节 “意象”转换与诗学“意境”
一、诗学“意境”与超越
二、“境思”论与“三境”
三、“意境”的阐释和整合
四、“韵味”说与“诗品”
第四节 “意境”反思与“境界”说
一、诗学“境界”与“意境”反思
二、人生“境界”与“美育救国”
三、学术“境界”与“学贯中西”
第四章 中国古代“情性”审美
第一节 汉字数字与审美“情性”
一、“生”数与“情性”
二、“成”数与“情性”
第二节 人学与审美“情性”
一、早期“性命”论
二、先秦“情性”论
三、董仲舒“感应”论
四、程朱“心性”论
第三节 “气韵”与审美“情性”
一、“气韵”与气论
二、“气韵”与生命
第五章 中国古代审美学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人生观照的价值
一、塑造人文精神
二、强化智慧人生
三、提高审美境界
第二节 民族文化的价值
一、拯救自卑灵魂
二、推进理论共生
三、走出离散局面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价值
一、推进社会和谐
二、维护消费健康
三、培育审美文化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