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编 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北方草原文化区构架的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
(一)自然地理学上的区域差异是历史文化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二)经济类型和经济成果是构成文化区域特色的各种人文条件的基础
(三)多次发生在历史时空中的民族大迁徙和政治统治权力的扩张与更替,推动了北方草原地区地缘政治结构的整合
(四)特质与特色——区域文化的差异性的形成过程是
文化区域形成的最显著、最生动的标识
二、连续性与阶段性——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运动规律
(一)历史分期依据的普遍性内涵
(二)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历史分期的特殊性
(三)对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历史分期的具体设想
三、古代北方草原政治文明及政治体制的特点
(一)职能完善的政治体制和政权机构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二)北方草原进入文明时代的时间及最初完成政治体制和政权建设的实体
(三)北方草原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特殊性
四、北方草原游牧业经济的发展轨迹与基本经验——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伟大成就
(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胜利果实
(二)在大传承小曲折中发展
(三)历史的厚赠
五、中国古代北方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与传承
(一)从原始农业到畜牧、渔猎多种经济并存
(二)游牧业地位的上升与传承
(三)东北、西北等地区的畜牧业发展
六、农牧结合——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农业的显著特点
(一)面广线长
(二)历史悠久
(三)多民族性
(四)特色农技
(五)农牧结合
七、与生产力及文明同步发展——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城市建设的轨迹
(一)城市的起源与诞生条件
(二)城市的形成、发展与人类生产力及文明进步相伴随
(三)生产力与文明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四)生产力与文明发展程度对城市内部结构和功能变化的作用
八、北方草原文化交融现象的必然发生与历史作用
(一)对北方草原文化交融历史存在的宏观认识
(二)各项交融的内在联系
(三)在交融与创新中演变的大聚合
九、北方草原——中国古代草原文化的集成区
十、北方草原文化融人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基本规律——中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由自在到自觉的运动轨迹
(一)“不平衡性”是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从多元走向一元,从一元又走向多元”是不是
中华文化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三)从北方草原文化融人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基本规律透视中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编 匈奴、鲜卑、契丹政治文明考
一、对匈奴创建政权若干问题的探讨——匈奴政权始自冒顿单于说质疑
(一)头曼单于时期匈奴已经建立政权
(二)单于庭、茏城与蹄林
二、从东胡到鲜卑檀石槐政权
(一)东胡时代是否已经建立政权
(二)檀石槐政权
三、辽代南面京官探讨
(一)“南面京官”的设置
(二)辽代“特置”的与经济有关的京官
(三)辽代的“京学”官和上京城隍使司
四、辽代南面地方官再探——关于南面方州官
五、辽代投下州若干问题探讨
(一)与“头下”来源相关的问题
(二)“头下州”与“头下军州”及其职官任命
六、兴建城市是契丹族统治地区生产力和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一)辽上京兴建以前契丹族产生城市观念的原因及最初实践
(二)以“因俗而治”统治方针为宗旨的辽上京
(三)以京城为中心的州县体系
七、内蒙古辽塔——辽代佛教文化的价值信息
(一)辽塔勃兴的时代背景
(二)内蒙古辽塔述要
(三)辽塔遗存的价值信息
第三编 加速现代草原文化建设
一、在建设现代文化中传承古代草原文明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文化建设战略意识
(一)结合历史与现实认识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二)以实际出发认识文化的地区性和民族性
(三)文化的时代性特色与文化创新
(四)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战略性要求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