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0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心理词汇研究的兴起
1.1.2 形态结构的研究
1.1.3 二语心理词汇和二语形态的研究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0 引言
2.1 心理词汇
2.2 心理词汇的组织结构
2.2.1 分层网络模型
2.2.2 激活扩散网络模型
2.3 心理词汇的提取
2.3.1 影响心理词汇提取的因素
2.3.1.1 词频
2.3.1.2 词汇性
2.3.1.3 合法性
2.3.1.4 语义启动
2.3.1.5 词汇歧义
2.3.2 心理词汇提取的理论模型
2.3.2.1 自动搜索模型
2.3.2.2 词汇发生模型
2.3.2.3 交股模型
2.4 心理词汇的发展及形态的习得
2.4.1 一语心理词汇与形态的习得
2.4.2 二语心理词汇与形态的习得
2.5 小结
第三章 形态复杂词的处理
3.0 引言
3.1 形态复杂词
3.1.1 单词
3.1.2 语素
3.1.3 词根、词基和词缀
3.1.4 小结
3.2 形态复杂词的处理模式
3.2.1 语素表征
3.2.2 整词表征
3.2.3 双路模式
3.3 小结
第四章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4.0 引言
4.1 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4.1.1 理论基础
4.1.2 词频的作用
4.2 研究问题与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反应时
4.3.2 习汇判断作业
4.3.3 词汇知识问卷调查表
4.4 研究变量
4.5 小结
第五章 实验一
5.0 引言
5.1 实验目的和假设
5.2 实验方法
5.2.1 变量
5.2.2 受试
5.2.3 实验材料
5.2.4 实验步骤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一年级实验结果
5.3.2 二年级实验结果
5.3.3 三年级实验结果
5.3.4 年级实验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实验二
6.0 引言
6.1 实验目的和假设
6.2 实验方法
6.2.1 变量
6.2.2 受试
6.2.3 实验材料
6.2.4 实验步骤
6.3 实验结果及讨论
6.3.1 一年级实验结果
6.3.2 二年级实验结果
6.3.3 三年级实验结果
6.3.4 四年级实验结果
6.4 小结
第七章 实验三
7.0 引言
7.1 实验目的和假设
7.2 实验方法
7.2.1 受试
7.2.2 实验材料
7.2.3 实验步骤
7.3 实验结果及讨论
7.3.1 一年级实验结果
7.3.2 二年级实验结果
7.3.3 三年级实验结果
7.3.4 四年级实验结果
7.4 小结
第八章 综合分析与讨论
8.0 引言
8.1 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心理词汇表征与提取方式
8.1.1 一年级受试的二语心理词汇表征与提取
8.1.2 二年级受试的二语心理词汇表征与提取
8.1.3 三年级受试的二语心理词汇表征与提取
8.1.4 四年级受试的二语心理词汇表征与提取
8.2 二语水平对二语心理词汇表征与提取的影响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0 引言
9.1 主要发现
9.2 本研究的意义
9.2.1 理论贡献
9.2.2 实践与教学意义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
9.4 今后的研究方向
9.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实验一的实验用词及非词
附录2:实验二的实验用词及非词
附录3:实验一的实验用词平均词频
附录4:实验二的实验用词平均词频
附录5:实验一的实验用词平均词长
附录6:实验二的实验用词平均词长
附录7:实验一的受试平均反应时
附录8:实验二的受试平均反应时
附录9:实验一的受试平均错误率
附录10:实验二的受试平均错误率
附录11:实验三中的词汇知识调查表
附录12:实验三中受试对实验用词的平均熟悉程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