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待研问题
一、研究综述
二、待研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思路安排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制度视角:法律治理的制度关联
第一节 作为分析前提的制度理论
一、制度范畴
二、制度主体
三、制度演进
第二节 基于社会制度的法律治理
一、制度与法律
二、必要的法律治理
三、制度决定的法律治理
四、制度变迁中展开的法律治理
第三节 法律治理的分析视角
一、法律治理与法治
二、法律治理的考察中心
三、决定法律治理的关键制度
第三章 制度决定:法律治理的一般运动机理
第一节 制度基因:法律的基本限度
一、决定性的制度基因
二、制度基因框定的法律范围
三、制度基因限定的法律实施
第二节 制度需要:法律的动力机制
一、制度需要催生的法律需要
二、法律需要的主体整合
三、法律需要的基本取向
第三节 制度表达:法律的生成机制
一、通过法律实现的制度表达
二、法律表达的具体路径
三、法律表达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制度推动:法律的实施机制
一、法律实施必需的制度推动
二、法律实施的具体路径
三、法律实施的基本推动
第五节 制度决定:法律治理的基本状态
一、制度决定力:法律匹配的内在根由
二、法律构建力:制度决定的法律形态
三、法律实施力:契合制度的法律实施
第四章 制度应用(一):臣民社会中的法律治理
第一节 臣民社会:古代法律治理的制度环境
一、基本社会形态的选取
二、臣民社会概述
三、臣民社会的制度框架
第二节 臣民社会中的法律形态
一、臣民社会的法律基点
二、分裂的法律需要
三、倾斜的法律表达
四、趋恶的法律
第三节 臣民社会中的法律实施
一、消极的民间推动
二、弱势的国家推动
三、自我削弱的法律实施
四、必然的人治
第五章 制度应用(二):市民社会中的法律治理
第一节 市民社会:现代法治的制度环境
一、制度演进:从臣民社会到市民社会
二、市民社会概述
三、市民社会的制度框架
第二节 市民社会的法律建构
一、市民社会的法律基点
二、统合的法律需要
三、均衡的法律表达
四、内生的良法
第三节 市民社会的法律实施
一、积极的民间推动
二、强势的国家推动
三、自我加强的法律实施
四、必然的法治
第六章 制度转型:当代中国的法治选择及其实现
第一节 制度僵滞:前改革时代的法律治理
一、封闭的计划社会
二、弱势的法律建构
三、低效的法律实施
第二节 制度转型:改革后的法治选择与不足
一、基于僵滞的制度变革
二、市民社会的初步形成
三、法治选择及其成就
四、社会转型中的法治不足
五、法治不足的制度原因
第三节 制度完善:现代法治的持续推进
一、二次创新:制度转型的不断完善
二、必然增强的法治动力
三、法治建设的推进方向和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