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的说明
第一章 解雇保护制度之理论基础
一、实质正义与从属性
(一)实质正义之解读
(二)从属性:劳动者的主体图像
(三)实质正义与从属性的契合
二、人权保障与人格性
(一)人权之解读
(二)人格性视角下保有工作岗位的利益
(三)人权保障与保有工作岗位的利益的契合
三、解雇保护制度中的利益衡平
(一)劳动者与雇主的利益衡平
(二)劳动者、雇主与社会的利益衡平
第二章 解雇保护制度之演进及模式
一、解雇保护制度之演进
(一)不自由劳动时代的法律规制
(二)雇用关系及解雇制度的逐步确立
(三)解雇保护制度的确立
(四)新中国解雇保护立法的演进
二、解雇保护制度的模式
(一)美国模式
(二)德国模式
三、我国解雇保护制度参照模式之选择
(一)基于我国劳动关系现状的考量
(二)基于其他因素的考量
(三)对解雇保护制度诘难的再审视
第三章 过错性解雇保护制度
一、过错性解雇保护之特色
二、理论上对过错性解雇之严格要求
(一)解雇最后手段性原则
(二)惩戒权之限制
三、域外立法例对过错性解雇事由之细化
(一)概括式立法例及司法裁判所确立的事由
(二)列举式立法例所确立的事由
四、我国过错性解雇保护规定之检讨
(一)第(五)项规定违背基本法理
(二)解雇权行使前的程序性规定匮乏
(三)对不确定概念审查乏力
(四)劳动规章制度不能承受之重
(五)除斥期间的规定挂一漏万
(六)第(六)项规定对劳动者过于严苛
第四章 非过错性解雇保护制度
一、非过错性解雇保护之特色
二、非过错性解雇事由的域外考察
(一)概括式立法例
(二)列举式立法例
三、我国非过错性解雇保护规定之检讨
(一)第(一)、(二)项规定过于僵化
(二)非过错性解雇事由与裁员事由的不当割裂
(三)变更解雇的双重困境
(四)预告期规定流于简略
(五)阻却事由的个别规定仍待斟酌
四、延伸话题:劳动合同期限制度
(一)劳动合同期限制度之特色及正当性基础
(二)我国现行规定之检讨
(三)非过错性解雇应否限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五章 裁员保护制度
一、裁员之界定
二、裁员保护之特殊性
(一)裁员保护目的之特殊性:社会安定利益的优位
(二)裁员保护机制之特殊性
(三)裁员特殊保护与宪法平等保护原则
三、裁员保护之不同立法例考察
(一)国际劳工协议
(二)美国
(三)英国
(四)日本
(五)德国
(六)法国
(七)我国台湾地区
四、我国裁员保护制度之检讨
(一)裁员适用前提不周延
(二)裁员程序约束力弱
(三)最后手段性原则适用不充分
第六章 经济补偿金制度
一、经济补偿金立法例之比较
(一)比较之可能
(二)支付情形之比较
(三)支付标准及期限之比较
二、经济补偿金性质诸学说评介
(一)经济补偿金性质的诸学说
(二)学界对诸学说的批驳
(三)笔者管见
三、我国经济补偿金制度的历史溯源与体系化考察
(一)历史溯源
(二)体系化考察
四、我国经济补偿金性质的逻辑推演
(一)经济补偿金与失业保险存在的天然联系
(二)从经济补偿金功能反观其性质
(三)各学说之再检视
五、经济补偿金制度之改革思路
(一)近期完善对策
(二)远期重塑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