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识读物秦汉刑事证据制度研究

秦汉刑事证据制度研究

秦汉刑事证据制度研究

定 价:¥29.00

作 者: 张琮军 著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法律 法律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2047025 出版时间: 2013-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249 字数:  

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秦汉社会的法制文明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运用于诉讼之中的证据制度,尤其是刑事证据制度取得了显著进步,在刑事证据理论上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客观性倾向。在案件调查中注意对物证、书证以及证人证言的采集,而且还注重录制勘验报告;在审判的质证环节,也强调使用客观性证据来印证犯罪嫌疑人口供的真实性。最终达到确定性定案的要求。也就是说,秦汉时期刑事证据制度中,既有主观性色彩,也带有客观性的属性。有些案件相对复杂,在处理上则涵盖了主观、客观两方面的特点,形成带有综合性的证据制度。刑事证据的客观性强调以确凿的书证、物证及勘验报告等证明嫌疑人的踪迹与言行,而不是通过刑讯手段获取口供、验证案件事实;刑事证据的主观性则强调当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嫌疑人有罪,不动用刑讯手段又不能取得口供时,就在主观认定其有罪的前提下,使用刑讯手段逼求口供,最后定案。

作者简介

  张琮军,男,汉族,1975年12月生人,江苏省徐州市人。2010级中国政法大学博士;2012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曾在《政法论坛》、《证据科学》、《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等法学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参与2004年度国务院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和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课题。

图书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意义和价值     二、基本概念的阐释     (一)中国古代法律语境下的“证据”概念     (二)刑事证据与民事证据之辨     三、以往研究成果的回顾     (一)研究秦汉律中涉及的相关证据制度     (二)以诉讼制度为线索,研究证据在司法领域的具体应用     (三)综合民、刑证据制度论述中国古代的证据制度的特点及其演化规律     (四)引证简牍资料对证据制度进行考证和分析     四、内容与结构     五、研究路径与方法     (一)研究路径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新见   七、不足之处   第二章 秦代刑事证据制度研究     一、秦代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原则     (一)法家思想对秦代刑事证据制度的影响     (二)秦代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原则     二、秦代刑事证据的种类     (一)言词证据     (二)物证     (三)勘验鉴定结论     (四)司法函调爰书     三、提起诉讼中的证据运用     (一)起诉与证据     (二)对起诉状的据证审核与处理     四、勘验中的证据采集     五、审判中的证据运用     (一)庭审中的质证     (二)据证断决     六、审查乞鞫中的证据运用   第三章 汉代刑事证据制度研究     一、汉代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原则     (一)汉代刑事证据制度产生的背景     (二)春秋决狱制度对汉代刑事证据制度的影响   (三)汉代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原则      二、汉代刑事证据的种类     (一)言词证据     (二)物证     (三)司法函调爰书     三、起诉中的证据运用     (一)起诉与证据     (二)管辖与证据     (三)对起诉状的据证审核与处理     四、勘验中的证据收集与检验     五、审判中的证据运用     (一)庭审中的质证     (二)据证鞫、判     六、奏谳与录囚中的证据运用     (一)俱证奏谳     (二)验证录囚     七、审查乞鞫中的证据运用     (一)乞鞫前提     (二)乞鞫主体     (三)有关乞鞫期限     (四)对乞鞫“不审“的处罚     (五)乞鞫的管辖   第四章 秦汉刑事证据制度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一、秦汉刑事证据之间的关系     (一)秦代刑事证据制度的总结     (二)汉代刑事证据制度的承继与发展变化     二、秦汉刑事证据制度的历史地位     (一)奠定了后世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确立了刑事证据制度的基本框架     三、秦汉刑事证据制度的影响     (一)为后世历代王朝完善与发展刑事证据规则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为后世完善与发展勘验取证制度积累了经验     (三)为后世运用刑事证据进行诉讼审判提供了基本模式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