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序
序
开场白 / 00第一次对话日记的价值 / 00
1?私人文本00
2?日记为学人定位00
3?日记是另一种学术史00
4?回忆录靠不住0
5?从日记看胡适0
6?政治家的日记0
7?普通人的日记0第二次对话重写中国现代史 / 0
1?“盛世”修史0
2?一论独霸0
3?先写教科书0
4?跳出历史循环怪圈0
5?反帝和反专制0
6?反思历史不宜迟0
7?历史细节0
8?重谈沈崇事件0
9?苏日中立条约0
10?写出真实的历史0|目录|0000第三次对话关于清华及清华学人 / 0
1?两个清华0
2?王瑶与清华学派0
3?清华的一本杂志0
4?冯友兰与清华0
5?胡适代表了清华风格0
6?钱锺书与清华0
7?清华西洋文学系0
8?清华农学家上书毛泽东0第四次对话中国现代的教育传统 / 0
1?教育独立0
2?教授治校0
3?大学是精神家园0
4?学习自由0
5?老大学校长的气质0
6?人文教育的缺失0
7?博士教育的异化0
8?从王铭铭说起
9?基础教育的忧思第五次对话自由主义的传统与重现 /
1?自由主义传统是具体的
2?把学术与政治分开
3?做人与做事
4?《新月》文人的气质
5?重新浮出水面
6?重新发现哈耶克
7?拉斯基与资源委员会第六次对话“一二?九”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
1?一个特殊的群体
2?三种知识分子类型
3?三次真正的学生运动
4?青年顾准
5?“一二?九”知识分子的晚年第七次对话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
1?学统与道统
2?政治学家张慰慈
3?社会学家陶孟和
4?“科学家集团”
5?打捞民间思想
6?记住遇罗克
7?孙越生的遗著
8?迟到的《王申酉文集》
9?还有武文俊
10?莫忘陆兰秀第八次对话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人与思潮 /
1?三李一何
2?李锐与《东方》
3?李慎之去世
4?何家栋和钟沛璋
5?上海学术地图
6?关于李昌平
7?广州有个林贤治
8?《新湖南报》右派群
9?学界杂说
10?口述史的兴起
11?作家认同新左派第九次对话拓展民间言论 /
1?独立言论的条件
2?思想自由
3?告别舆论一律
4?报刊该由谁来办
5?杂志的名称
6?关怀莫过朝中事
7?报纸开放是大趋势
8?左拉不过时
9?负责的言论
10?养成现代文化精神第十次对话中国现代文学的道路 /
1?老舍的悲剧
2?叹息沈从文
3?丁玲是个典型
4?少共作家的局限
5?知青文学的疑问
6?章诒和:文起当代之衰
7?最是文人不自由
8?文学界的黄埔军校
肖雪慧《思想操练》得与失 /
张国功同人群体?历史温情?常识理性 /
余世存悬浮的思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