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说在前面
访陆定一——毛泽东和中国的过去与今天
访龚育之——两场革命·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
访石仲泉——毛泽东邓小平:现代中国的两位历史伟人
访张静如——宏观把握毛泽东
访李锐——一个“社会理论”的历史命运
访赵福亭——毛泽东的几次重大抉择
访陈晋——我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
访高路——毛泽东与中国文史典籍
访任继愈——不研究神学,就写不好哲学史
访吴亮平——学个唐三藏,实是功德无量
访臧克家——毛泽东的诗有“三新”
访蔡清富——毛泽东的诗既要鉴赏又要研究
访陈涌——毛泽东文艺思想之我见
访李树庭——文如其人,书如其人
访庄福龄——讲个大题目:如何建设当代中国哲学
访雍涛——毛泽东的哲学构成体系吗?
访周抗——毛泽东的辩证法有什么特色?
访谭双泉——有独立心,是谓豪杰
访苏星——毛泽东不懂经济吗?
访姚杰——毛泽东百战百胜吗?
访廖国良——毛泽东军事思想还有指导意义吗?
访张家裕——毛泽东在世界军事史上的地位
访周逸——毛泽东一生的愿望:建设好一个党
访黄铸——中国的民族问题解决得好
访陈雪薇——知识分子的毛泽东与中国的知识分子
访王兴国——杨昌济的得意学生
访萧超然——毛泽东和北京大学
访黎永泰——青年毛泽东与中西文化
访盖军——毛泽东上山前后
访于光远——与毛泽东同在一张餐桌
访杨奎松——毛泽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访温济泽——听毛主席的整风报告
访张居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远至国外
访李君如——毛泽东强调人的改造
访赵勇田——毛泽东决策抗美援朝
访汪澍白——建国后毛泽东的文化观发生了变化
访李希凡——毛泽东与《红楼梦》
访卢文——毛泽东、邓子恢关于合作化问题上的三次论争
访李越然——毛泽东说,涉及主权的问题不能谈
访林蕴晖——探索社会主义,毛泽东的成与失
访廖盖隆——毛泽东晚年的失误
访金春明——“文革”起因十说
访于南——从毛泽东处理“九一三”事件说开去
访王年一——毛泽东晚年的一个侧面
访陈明——毛泽东对丁玲说:几十年看一个人
访金冲及——毛泽东和周恩来
访陈绍畴——毛泽东和刘少奇
访刘学民——毛泽东和朱德
访章 学新——毛泽东和任弼时
访吴克斌——毛泽东和陈毅
下册
访薄一波——我们怎样纪念毛泽东
访逢先知——关于毛泽东研究的几个问题
访杨超——毛泽东思想的三个要点——理论·历史·现实
访卢之超——探索中的三个突破和悲剧
访姚旭——毛泽东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访汪裕尧——换一个视角:毛泽东怎样看待他自己
访林克——读书伴随了毛泽东一生
访齐得平——本世纪最珍贵的档案文献
访高菊村——毛泽东和韶山“情结”
访王行娟——毛泽东的三次婚恋
访薛明、贺晓明——毛泽东和我们一家
访陈荒煤——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应认真、全面地研究
访王蒙——我看毛泽东
访侯宝林——毛泽东听我说相声
访艾克恩——毛泽东和延安文艺运动
访刘炽——《东方红》出了新作者
访姜思毅——一座雄伟瑰丽的军事理论大厦
访袁德金——毛泽东和《孙子兵法》
访胡长水——建国后的毛泽东与人民军队
访宋一秀——《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流传和发表
访毕剑横——毛泽东与中国哲学传统
访张承先——毛泽东教育思想和当代社会
访崔奇——毛泽东关注《人民日报》的国际宣传
访彭大成——“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历史之谜
访萧克——我经历的红四军党的“七大”
访黄允升——30年代初:毛泽东的坎坷与挫折
访郭洪涛——迎接毛泽东到陕北
访林一山——延安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前后
访林默涵——毛泽东三篇著作对我人生道路的影响
访郑新如——50年代对资改造的断想
访杜润生——1955年前后毛泽东的变化并非突然
访雷英夫——一场震惊世界的大炮战
访谢春涛——毛泽东和中国的1958年
访张化——毛泽东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访竹内实——我看毛泽东的最大特色
访施拉姆——美国人怎样看毛泽东
访基辛格——毛泽东极为睿智
访德斯坦——毛泽东体现了一种哲学思想
访特鲁多——毛泽东是具有伟大理想的人
访福克·耶诺——毛泽东的见解令人惊讶
访弗雷泽——毛泽东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尊重
访平塔西尔戈——我虽未见过毛泽东,但对他十分尊重
访吴正裕——毛泽东、鲁迅——现代中国人民的骄傲
访唐宝林——毛泽东和陈独秀
访张培森——毛泽东和张闻天
访薛洪兴——毛泽东和刘伯承
访顾永忠——毛泽东与贺龙
访黄瑶——毛泽东和罗荣桓
访张麟——毛泽东和徐向前
访范硕——毛泽东和叶剑英
后记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