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学习者
第1章 青少年学习者的特点
1.1 “第二语言习得”
1.2 学习者的认知特点
1.3 学习者的发展特征
第二部分 沟通
第2章 创造沟通环境
2.1 将意义作为设计课堂活动的优先考虑因素
2.2 什么情况下“沟通”变得不可沟通?
2.3 为课堂练习和活动创造情境
2.4 用目的语教学:沟通情境
第3章 在三种模式中构建沟通
3.1 三种沟通模式:人际沟通模式、理解诠释沟通模式与表达演示沟通模式
3.2 人际沟通模式中的沟通(标准1.1 )
3.3 理解诠释沟通模式中的沟通(标准1.2 )
3.4 表达演示沟通模式中的沟通(标准1.3 )
第4章 关注人际沟通:同伴合作与小组活动
4.1 合作结构:合作性学习和互动性语言任务
4.2 小组和同伴合作活动的课堂管理
4.3 语言初学者的小组合作活动范例
4.4 适合语言初学者的同伴合作活动范例
第5章 早期语言课堂中的读写能力
5.1 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联系
5.2 奠定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基石
5.3 在早期的语言课堂中培养读写能力
第三部分 设计
第6章 教学设计:大纲、单元和单课的主题教学设计
6.1 在早期语言教学中采用主题教学的意义
6.2 针对K一8课堂的主题设计
6.3 日常课程计划
6.4 差异化教学
6.5 整体教学设计
6.6 设计沉浸式、双语和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
第7章 运用教学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进步
7.1 评估学生
7.2 实践评估
7.3 构建有效的评估观察
7.4 同伴评估
7.5 家长参与评估
7.6 档案夹
7.7 评分
7.8 全美外语教学学会K-12学习者能力标准指南
7.9 全美外语教学学会综合实践评估
7.10 课程评估
第四部分 文化
第五部分 贯连
第六部分 资源
第七部分 课程
第八部分 教师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