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文化生态审美学:那文化人地交往模式与壮族生态审美理性》提到的“那”(或“纳”),即壮、傣、布依等民族语言中的“水田”之义。以“那”为中心形成了以壮民族为主体的“那”文化。那文化的范围很广,北界是云南宣威的那乐冲,南界是老挝沙湾省的那鲁,东界是广东珠海的那州,西界是缅甸掸邦的那龙。这些以“那”命名的地名90%以上集中在北纬21度至24度,并且大多处于河谷平地。就广西而言,70%以上集中在左江、右江流域。这些地方的土壤、雨量、气温、日照等都宜于稻作。那文化的内涵包括稻种、生产工具、加工工具、灌溉设施、肥料等物质文化;稻种的选择培育、播种、耕种、灌溉、管理、收割、储藏、加工等行为文化;生产习俗、禁忌、祝祀及对天象、土地、雷雨、江河诸自然物的崇拜及安土重迁、重农轻商等观念文化;同时还外延及与之相适应的居住形式、饮食习惯、岁时节日、语言词汇乃至民族认同方式、交往形式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那文化生态审美学:那文化人地交往模式与壮族生态审美理性》侧重于那文化的人地交往模式的探讨,发掘以壮族为主体的那文化区的民族生态审美理性,并试图探寻生态美学当代实践可能性。那文化的人地交往模式可归纳为依生模式、竞生模式、共生模式与整生模式四种。此为本书之核心内容。《那文化生态审美学:那文化人地交往模式与壮族生态审美理性》认为,一、“那”作为民族生态文化资本的历史内蕴与生成方式,它推动着壮族审美制度的形成,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日常生活化的双向进程;二、“那”作为生态文化资本的自我展演将展现出民族审美精神的生成与拓展,进而实现与他者的对话与融合,从而在“那”文化生态的艺术化历程中完善与中国-东盟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并形成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对历史拯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