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国家法、宪法中国宪法公共利益原则研究

中国宪法公共利益原则研究

中国宪法公共利益原则研究

定 价:¥39.00

作 者: 褚江丽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法律 国家法、宪法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6123454 出版时间: 2013-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宪法公共利益原则研究》在考察我国宪政实践中公共利益原则的确立和实施情况后,提出了核心论点:即公共利益原则是我国宪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宪法确立该原则的基点不仅在于维护公共利益,而且在于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其中,对我国公共利益原则的特殊含义,以及该原则在宪政实践中的实施情况的研究,构成了《中国宪法公共利益原则研究》的主体框架。《中国宪法公共利益原则研究》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阐述公共利益的基本理论。本章的任务在于界定公共利益的概念,并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共利益的基本思想。包括公共利益的含义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公共利益的理论特质、中国共产党关于公共利益的理论贡献、西方思想史上的公共利益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公共利益理论与西方公共利益思想之比较等内容。其中,“原生性公共利益”与“创设性公共利益”是《中国宪法公共利益原则研究》对于公共利益含义的新理解。第二章主要分析公共利益与宪法之间的关联。本章在分析宪法理念、制度的变迁和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基础上,认为宪法为公共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成为人类追求实现公共利益的较好的政治选择;公共利益是宪法致力于实现的价值追求,是国家权力运行合法化的理由和依据。没有宪法制度的保障,公共利益难以实现;反之,不追求和保护公共利益,国家权力运行便面临着“合法性”的危机。第三章是从宪法的角度对公共利益原则进行规范分析。本章认为,公共利益不仅是一种观念,也是宪法上的一项原则,该原则与民主、法治、人权保障等其他宪法原则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宪法价值的实现;宪法上的公共利益原则因宪法自身的特性而在含义和实施等方面呈现出特殊性;研究我国宪法公共利益原则的特殊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成员之间、国家机关之间以及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第四章是对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宪政进程中公共利益原则的实施情况进行评述。本章认为,探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共利益原则的实施情况,其目的是要寻找出蕴藏在世界各国宪法和宪政中的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吸取其合理因素,促进我国宪法公共利益原则的实施。本章在对美、德、日公共利益原则实现模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认为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公共利益原则的模式各有所长,它们对本国公共利益的实现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具体做法对我国公共利益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第五章是对我国宪政进程中公共利益原则实施的问题和发生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本章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立宪宗旨已从国家本位转向个人本位,与此同时,人们对公共利益原则的认识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公共利益绝对优先于个人利益的观点受到挑战;此外,本章通过对我国民主制度、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中公共利益原则运用情况的分析,认为公共利益原则在适用主体、适用方法、适用程序以及适用标准等诸多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因素有许多,主要包括:宪法权威的缺失、传统公共观念的影响、政府部门利益的扩张、公民参与机制不完善以及公共利益原则运行的法律机制不健全等。第六章是我国实施公共利益原则的宪法考量。本章认为,公共利益原则的实施和完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努力。针对前文分析的我国宪法公共利益原则缺失的原因,本章从完善公共利益原则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设想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总体思路是从宏观角度对这些问题做出的思考,包括树立宪法权威、重塑政府公共性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完善公民参与机制以及推进公共利益原则运行的法治环境建设等;而具体设想则是从微观角度阐述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环节,包括公共利益原则的实施路径、实施方法、实施程序以及实施标准等。

作者简介

  李建会,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习。在《哲学研究》、《二十一世纪》(香港)、《世界中国哲学学报》(台湾)、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生命科学哲学和生命科学史。

图书目录

导言
第一篇 科技前沿伦理的价值论基础
第一章 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吗?——赖西对科学与价值关系的理解评析
第一节 科学价值中立论的思想根源
第二节 科学价值中立论的临时性版本及其修正
第三节 对赖西科学价值中立论的评析
第二章 真理与价值的互渗、互动与统
第一节 实用主义的价值真理论
第二节 实用主义的价值真理论批判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中真理与价值的互渗、互动与统
第三章 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风险和伦理问题
第一节 科技发展与价值断裂
第二节 复杂性、不确定性与科技风险
第三节 科技风险的伦理规避
第四章 质量、风险和伦理责任
第一节 质量的概念
第二节 质量与风险社会
第三节 风险社会的质量责任

第二篇 纳米科技的伦理问题及其价值抉择
第五章 纳米技术及其伦理挑战
第一节 纳米技术的兴起
第二节 纳米技术的伦理挑战
第三节 纳米技术伦理问题的特殊性
第四节 对纳米技术的伦理态度
第六章 纳米技术的健康风险与伦理问题
第一节 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
第二节 纳米材料的毒性
第三节 纳米材料的健康风险与伦理问题
第四节 纳米食品的健康风险与伦理问题
第五节 纳米医学的健康风险与伦理问题
第七章 纳米技术的环境风险与伦理问题
第一节 纳米技术的环境风险
第二节 纳米技术的环境伦理审视
第八章 纳米技术的社会风险与伦理问题
第一节 纳米信息技术的隐私风险与伦理问题
第二节 纳米鸿沟及其伦理问题
第三节 纳米技术产业化的代价与机会
第九章 纳米技术的军事风险与伦理问题
第一节 纳米军事技术
第二节 纳米军事技术与军事风险
第三节 纳米武器与战争伦理
第十章 纳米技术风险的伦理规约
第一节 责任伦理是应对纳米技术风险的重要伦理资源
第二节 应对纳米技术风险的伦理建议

第三篇 信息技术的伦理问题及其价值抉择
第十一章 信息社会:新型伦理道德的基础
第一节 信息科技、互联网与信息社会
第二节 信息社会:新型伦理道德的基础
第十二章 信息伦理的特点、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信息伦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 信息时代面临的伦理挑战
第十三章 黑客与信息时代精神
第一节 新教伦理与信息伦理
第二节 黑客及其基本特征
第三节 黑客精神与黑客伦理
第十四章 信息伦理建设的基本方略
第一节 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舆论氛围
第二节 强化技术控制,完善惩罚与制裁办法
第三节 立足“人本”进行建设
第四节 以建设的姿态走向未来

第四篇 生命科技的伦理问题及其价值抉择
第十五章 生命科技引发的伦理难题及其解决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生命伦理学的难题及其原因
第二节 通过圆满理性论证解决道德争端的不可能性
第三节 解决生命伦理学难题的第一原则
第四节 允许原则与生命伦理的其他原则的关系
第五节 尊严与生命伦理
第十六章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社会伦理的挑战
第一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
第二节 人类基因组序列测定的价值
第三节 人类基因组研究涉及的主要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第四节 基因密码的归属权
第十七章 人类干细胞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一节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及其伦理争论
第二节 人类胚胎的道德地位
第三节 治疗性克隆是否会滑向生殖性克隆?
第四节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中不同来源的胚胎产生的伦理争论
第五节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产生伦理争议的原因
第六节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约束和法律监管
第十八章 克隆人的伦理问题和价值抉择
第一节 克隆人引起的恐慌和担忧
第二节 什么是克隆和克隆人?
第三节 关于克隆人问题上的争论
第四节 对克隆人问题争论的评论
第十九章 基因治疗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第一节 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伦理的挑战
第二节 体细胞基因治疗的伦理争议
第三节 生殖细胞基因治疗的伦理争议
第四节 基因治疗临床实验的伦理原则和管理建议
第二十章 基因增强的发展及引发的伦理争论
第一节 基因增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基因增强引发的伦理争论
第三节 对基因增强引发的伦理争论的反思
第二十一章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第一节 器官移植技术及其引发的伦理问题
第二节 关于器官移植应不应该的伦理争论
第三节 移植器官来源的伦理问题
第四节 器官分配的伦理问题
第五节 器官移植的伦理对策和管理建议
第二十二章 生命维持技术的伦理问题
第一节 生命维持技术及其引发的伦理问题
第二节 支持和反对放弃使用生命维持技术的理由
第三节 生命维持技术与人的尊严
第四节 放弃使用生命维持技术的伦理规范和程序

第五篇 神经科学的伦理问题
第二十三章 神经伦理学的兴起
第一节 神经伦理学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 神经伦理学的建制化发展
第三节 神经伦理学的研究框架
第四节 神经伦理学的基本议题
第二十四章 神经成像技术的伦理学问题
第一节 当前神经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第二节 实施知情同意的问题
第三节 隐私保护的问题
第四节 技术测谎的伦理地位
第五节 技术与道德的两难选择
第二十五章 前额叶切除术的实践与教训
第一节 大脑前额叶切除术的产生
第二节 前额叶切除术的发展
第三节 引人关注的负效应
第二十六章 认知增强的伦理问题
第一节 认知增强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认知增强的界定
第三节 反对认知增强的理由
第四节 安全、公平与人格
第五节 结语
附录:已发表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