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导言
第一部分 中德经贸关系的框架条件
第一章 经济框架条件
1.1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开放
1.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3 中国履行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义务及其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影响
1.4 出口导向型的德国经济
1.5 德国对外经济政策——促进对外经济的三大支柱
第二章 政治框架条件
2.1 中德建交后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
2.2 中国广泛的改革:活力与不确定因素
2.3 德国对华政策的主要任务-为中德经贸关系提供支持
2.4 中德发展合作
2.5 法治国家对话
第三章 制度框架条件
3.1 重要的双边经济合作协定和协议
3.2 机构合作
3.3 中德政府磋商机制
第二部分 中德贸易关系
第四章 中德经贸关系历程
4.1 新中国成立至中德建交(1949—1972)
4.2 中德建交至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1972—1978)
4.3 实施改革开放至中国加入WTO(1978—2001)
4.4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至今(2001— )
第五章 中德贸易在双方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及结构
5.1 中德在各自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5.2 两国的贸易结构
5.3 中德技术和服务贸易
5.3.1 技术贸易
5.3.2 服务贸易
第六章 总结与预测
6.1 中德贸易的成功因素
6.2 目前还存在的问题
6.2.1 欧盟的贸易保护
6.2.2 中国出口商侵害知识产权的争端
6.3 解决问题的建议
6.4 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部分 德国在华直接投资、工业合作与技术转让
第七章 德国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和现状
7.1 第一阶段:1981——1992年
7.2 第二阶段:1993——2000年
7.3 第三阶段:自中国2001年入世以来
第八章 德国在华直接投资的特点
8.1 德国投资中国的基本动机
8.2 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准入形式
8.2.1 国际合作的一般形式
8.2.2 德国企业在华的合作形式
8.3 德国投资者在华的区位相对集中
8.3.1 有吸引力的上海
8.3.2 东北工业基地和环渤海地区
8.3.3 珠三角地区
8.4 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加工业
8.5 大部分的德国投资商是大公司
8.6 高水平的知识和技术转让
第九章 对德国在华直接投资的总结与预测
9.1 德国在华直接投资的成果
9.2 德国企业在华投资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9.2.1 低效率的官僚主义
9.2.2 缺乏足够的法律保障
9.2.3 还存在一定的市场准入限制
9.2.4 技术转让纠纷
9.2.5 中小企业的困难
9.3 解决问题的建议
9.4 趋势与展望
9.4.1 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投资继续扩大
9.4.2 对中西部投资力度加大
9.4.3 对能源及环保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大
第四部分 中国对德直接投资
第十章 投资情况概览
10.1 近年来发展迅猛
10.2 投资的区位选择
10.3 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的动机
10.4 双方政府的支持
10.5 中国对德投资案例
10.6 评价及预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