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区域规划、城乡规划知识与生态空间互动论

知识与生态空间互动论

知识与生态空间互动论

定 价:¥38.00

作 者: 车乐,吴志强 著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 建筑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2338314 出版时间: 2013-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字数:  

内容简介

  在城市相关领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意识到,由于所处的历史阶段特殊性是前所未有的,因此,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发展理念革新。车乐和吴志强专著的《知识与生态(空间互动论)》吸纳生态城市和知识城市研究的既有成果,认为在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背景下,城市空间发展应该打破固有特征与惯性模式,换一种视角来探讨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方式,这涉及多种选择与不同路径。本研究开创了城市规划学科又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领域。同时,对于当下全球城市的发展模式规律来讲,本研究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书的创新之处即在于此,它即将担负起一个崭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城市规划阶段开创性的理论的历史重任。

作者简介

  车乐,1980年生。博士,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长期从事生态城市和知识城市的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参与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参与201O上海世博会、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工作,在中文核心期刊、国际学术会议等发表论文20余篇。吴志强,196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世界规划院校大会国际指导委员会联席毒席,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知识城市发展挑战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
1.1.2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态城市成为发展共识
1.1.3 滤镜交汇的理论思考与现实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范畴的界定
1.3.1 知识城市发展
1.3.2 知识城市空间发展
1.3.3 与生态关联的知识城市空间发展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述评
2.1 知识城市相关研究述评
2.1.1 知识城市理论研究的进展
2.1.2 知识城市的内涵述评
2.1.3 知识城市的衡量标准及其主要特征
2.2 生态城市相关研究述评
2.2.1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进展
2.2.2 生态城市的内涵述评
2.2.3 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及其主要特征
2.3 知识生态学理论研究述评
2.4 城市空间发展理论述评
2.4.1 城市空间发展经典理论述评
2.4.2 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2.5 空间的生态学理论研究述评
第3章 知识生态城市空间发展研究框架
3.1 研究概念
3.1.1 知识生态城市
3.1.2 知识与生态关联的城市空间发展
3.2 关键问题
3.2.1 知识与生态的关联发展与关联度
3.2.2 知识与生态关联发展的城市空间特征
3.2.3 知识与生态关联发展城市空间特征的理论解释与演绎
3.3 研究框架
第4章 知识城市与生态城市关联研究
4.1 知识城市与生态城市表征研究
4.1.1 知识城市表征研究
4.1.2 生态城市表征研究
4.2 知识城市与生态城市表征关联度定性分析
4.2.1 直接对比分析
4.2.2 专家群决策评价分析
4.3 知识城市与生态城市表征关联度定量分析
4.3.1 案例选取
4.3.2 表征指标量化赋值
4.3.3 SAS多元统计分析
4.3.4 分析结果
第5章 知识生态城市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5.1 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及评价方法
5.2 发展指标选取原则
5.3 发展指标的选取及体系构建
5.3.1 指标初选
5.3.2 指标筛选方法
5.3.3 指标筛选结果
5.4 知识生态城市的发展指标体系演绎的城市空间特征
5.5 本章辅证和附录
5.5.1 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的具体计算方法
5.5.2 模糊德尔菲法的具体计算方法
5.5.3 知识城市的空间特征梳理
5.5.4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梳理
第6章 知识生态城市的实践探索
6.1 实证案例的选取
6.2 案例城市(园区)空间发展的主要特征
6.2.1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6.2.2 知识创新与信息技术创造新的空间逻辑
6.2.3 城市功能空间由对立趋向融合
6.2.4 土地利用更加集约高效
6.2.5 空间结构更加开放、多维
6.3 案例城市(园区)与知识生态城市空间特征契合度研究
6.4 本章辅证和附录
6.4.1 美国硅谷
6.4.2 新加坡纬壹科技城
6.4.3 英国剑桥科技园
6.4.4 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
6.4.5 中国台湾新竹科技园
6.4.6 韩国大德研究园
第7章 建设知识生态城市的原理
7.1 知识、生态、人与城市
7.2 知识生态城市空间发展的生态学原理——DIcEF模型
7.2.1 种群分布
7.2.2 互动
7.2.3 竞争
7.2.4 演化
7.2.5 流动
7.3 知识生态城市空间发展的自组织和规划干预
第8章 知识生态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8.1 知识与生态关联视角下城市空间发展的背景
8.1.1 知识和创新成为重要的空间影响因子
8.1.2 自然环境因子转化为生态因子
8.1.3 交通与通讯因子发生转变
8.1.4 技术因子转化为信息技术因子
8.1.5 土地因子、劳动力因子相对弱化,资本因子仍然继续发挥作用
8.1.6 空间影响因子矩阵变化
8.2 知识生态城市空间演化发展
8.2.1 城市多维度空间演化发展
8.2.2 城市功能空间演化发展
8.3 知识生态城市空间互动发展
8.3.1 城市多维度空间互动发展
8.3.2 城市功能空间互动发展
8.4 知识生态城市空间竞争发展
8.4.1 城市土地利用更加兼容混合
8.4.2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8.5 知识生态城市空间分布发展
8.5.1 新的集聚与分散相结合的城市空间布局
8.5.2 弹性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
8.6 知识生态城市空间流动发展
8.6.1 多维度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组织
8.6.2 网络化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第9章 中新广州知识城空间发展研究
9.1 中新广州知识城概况
9.2 空间职能组织演化
9.3 用地分类、结构与布局:互动与分布
9.3.1 用地分类
9.3.2 用地结构
9.3.3 用地布局
9.4 混合兼容开发:互动与竞争
9.4.1 以商业服务为主导功能的混合开发单元
9.4.2 以居住为主导功能的混合开发单元
9.4.3 以产业为主导功能的混合开发单元
9.5 自然生态空间保护与发展:演化与竞争
9.5.1 对周边山体的保护和利用
9.5.2 对河流湿地的保护和利用
9.5.3 对生物保护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9.6 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互动发展
9.7 本章辅证和附录:中新广州知识城土地利用规划图
附录A 知识与生态核心表征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B 知识生态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C 知识与生态关联发展的案例城市选择
附录D 案例城市知识表征与生态表征指标评值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