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自入关至王朝结束,历经二百多年,从开国的努尔哈赤,到康雍乾的盛世,同治光绪的维新振作,再步入晚期的衰弱不振,都揭示了一国之兴衰与帝位人选密不可分的关系。《清朝的皇帝》系列是高阳多年研究的心血结晶,历述大清历代皇帝之行谊,深入剖析大清由盛转衰的原因。内容鞭辟入里,见解独到,亦至情至性,堪称高阳的代表巨著。是文人士子读史之必备,也是爱好历史小说者不可不读之作。清朝的皇帝三:盛衰之际,讲述以下几个皇帝。清高宗——乾隆(1711~1799)雍正的第四个儿子,在位六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为康乾盛世的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清仁宗——嘉庆(1760~1820)乾隆的第十五个儿子,在位二十五年,惩治贪官和珅,肃清了吏治。他继续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清朝落后于世界大潮,同时,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大清王朝由盛转衰。清宣宗——道光(1782~1850)嘉庆的次子,在位三十年,继位之初,就面临严重的内外危机,为力图振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图中兴。鸦片战争爆发之际,也签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的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