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广义来说就是中国之学,是经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累积所沉淀出来的瑰宝。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每一个华夏儿女自降生在这片神州大地起,就和国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国学这种东西并不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临时抱佛脚,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就抱上几天。古人说“学致以用”,学习国学就是最实在的典范。例如,一个人自呱呱坠地起,就当心存孝敬父母的感恩之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自从踏进学堂起,就应清楚学习的意义和自己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自步入大学起,就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是什么,如何才能在这个大千世界立稳脚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开始自己的人生征程时,更要懂得如何从基础做起,将自己的平生所学付诸行动。“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简单地说,一个人从生到死,如果想安然立世,扬名于后,名垂青史,首先自己要存得一身“活水”,源从何来?从国学来。正如章太炎老先生所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中国之所以能成立,它背后的精神性的东西就是国学。身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懂国学,就如无根之水。?《每天一堂国学常识课》以国学的实用性、趣味性为出发点,精选了民风礼俗、朝堂常识、天文历法、传统艺术、经典古籍、考古探秘等12个板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言简意赅的阐述,向读者传播国学的精华,令读者方便、轻松、快捷地掌握和运用基本的国学常识,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在当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拥有五千年发展史的文明古国正在向世界展现它的独特魅力,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具有良好的国学素养屹立于世界之林,将东方文化的精髓展现于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