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伦理道德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一直受到官方的推崇,民间的遵循。儒家称“孝为诸德之本”,历代帝王曾标榜“以孝治天下”,民间则有“百善孝为先”的俗谚。孝道有着它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这思想理论基础形诸文字者,主要是一部不足两千字的不朽名著——儒家经典“十三经”中的《孝经》。?《孝经》,旧说是孔子所作,或称是孔子所述而曾子记之,但经考辨,当是春秋战国时后儒整理而成书。《孝经》集中论述、宣扬了儒家的孝道与孝治观念,自汉代起就为帝王所重视。帝王的推崇与表彰,使《孝经》曾经拥有很高的地位。《孝经》又被历朝规定为读书人必读之书,它的影响更是深入、广泛、持久。历代学者曾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去研究《孝经》,或注释经文,或阐发义理,或论述其影响作用。据统计,古今有关《孝经》的研究著作达四百多种,不过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佚亡了。“孝”是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孝道和孝治观念曾对中国社会伦理、政治形态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了解《孝经》的内容、思想等有关情況,对孝道和孝治观念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继承传统孝道中合理、有益的部分,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孝经漫谈》的写作,也就是在这方面作出我们的尝试和努力。?《孝经漫谈》的章次安排是:考虑到《孝经》经文较少,为便于读者了解全经内容,我们引录了全部经文,并作了白话译释;然后围绕《孝经》作者、传授与研究情況、地位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介绍;又引录了其它儒家经典中有关孝的论述,以与《孝经》相参照。《孝经》论孝,涉及政治意义上的孝治和家庭伦理的孝道这两方面内容,我们又各设一章加以分析。随后,是以现代的眼光来对传统孝道进行反思。最后,我们介绍了历史上流传的孝亲的故事传说。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吸收了前贤和今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因学识所限,书中或存不够精当乃至舛误之处,欢迎读者诸君、博雅之士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