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马/列/毛/邓经典理论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

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

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

定 价:¥38.00

作 者: 邢媛 著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 哲学/宗教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03082323 出版时间: 2013-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296 字数:  

内容简介

  社会冲突作为社会主体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的互动行为,是社会运行不可避免的现象。把冲突置于整体的和谐社会建设的视野进行考察,是一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态度。任何一种社会生产力都标志着人类同自然的关系状态,承载着人类智力活动的水平和人类对象化活动的空间可能性。因此,生产力各要素的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是减少生产力各要素间的彼此冲突,实现生产力功能最大化的关键。现实的社会生产力才是创造物质文明的真正源泉。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凝结物,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价值选择,用怎样的价值体系规范作为手段的技术系统,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建构和谐的价值体系,是从技术创造到技术运用的根本性框定力量。制度在现实的社会行动层面具有价值判断的属性,它在客观上保证了社会成员行动的一致性,制度的建设和有效执行,可以培养民众的信任感,促进彼此的行为期待,用信任代替怀疑,减少社会和谐的障碍性因素。

作者简介

  邢媛,哲学博士,山西大学教授。研究具有浓厚的社会实践情怀。研究主题始终围绕实践中的问题展开。从社会发展的理念——《当代社会发展观导论》,到化解冲突,优化发展的《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研究》,再到各种冲突的原因与解决途径的探寻《价值论视域中的文化认同的协同学研究》,每一个阶段的研究主题都是围绕社会现实中的问题,聚焦社会与生活主体——人的整体性关怀。

图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一、青年马克思基于人的感性活动对社会冲突的理解
    二、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合的社会冲突思想的理论化
    三、《资本论》对社会冲突思想的丰富及其运用
  第三节  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关于社会冲突的多种定义
    二、马克思的社会冲突定义及其内涵
  第四节  研究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第二章  市场资本主义的社会分离
  第一节  商品与市场的分离
    一、产品的市场效用
    二、商品的市场需求与竞争
    三、商品拜物教
  第二节  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
    一、人的双重社会生活
    二、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状态
    三、劳动异化对人本质的扭曲
  第三节  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一、城市扩张与社会阶层的分化
    二、城市之间的竞争与世界贸易
  小结
第三章  社会变革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生产工具的非均衡发展
    一、机器大工业是新生产力的动力源泉
    二、机器作为资本的实际使用
    三、机器作为资本家和工人的权力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配置与使用
    一、人与生产活动的内在关系
    二、人与自然的冲突
  第三节  职业专门化与工厂制度
    一、社会分工与职业专门化
    二、现代工厂制度的生产力特征
  小结
第四章  资本运行的社会危机
  第一节  货币流通与市场中的商品交换
    一、货币拜物教的谜
    二、货币的人格化
    三、市场把劳动转化为资本
  第二节  资本关系的内在意蕴
    一、资本关系建立的基础
    二、资本的灵魂
    三、资本关系的内在对立
  第三节  资本运用的后果
    一、剩余价值向资本转化
    二、资本强化了以物为媒介的人的关系
  小结
第五章  极权主义的社会控制
  第一节  极权化的社会控制
    一、极权化是阶级斗争的表现
    二、走向极端
    三、多维解释
  第二节  极权控制的基础
    一、私有制的幽灵
    二、私有制的体制化
    三、极权控制与生产力的关系
  第三节  极权控制的实质
    一、为利益而统治
    二、尽可能多地增殖资本
    三、发展生产的手段
  小结
第六章  文化自觉与社会重建
  第一节  文化自觉
    一、核心价值观
    二、契约公平
    三、自我认同意识
  第二节  消除社会冲突的基本方式
    一、展现共产主义思想
    二、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
    三、废除私有制
  第三节  建立人的个性自由与本质充分展现的社会
    一、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人
    二、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小结
第七章  思想精髓与实践转化
  第一节  思想精髓
  第二节  实践转化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