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海军舰船装备
1.2.2 海军舰船装备保障
1.2.3 海军舰船装备保障能力
1.2.4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
1.3 评估的分类
第2章 海军舰船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模式
2.1 生成模式的定性分析
2.1.1 生成模式的影响因素
2.1.2 生成模式影响因素的定性关系
2.1.3 生成模式的实现途径
2.2 生成模式的定量分析
2.2.1 生成模式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
2.2.2 生成模式的动态变化
2.2.3 算例分析
第3章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体系
3.1 理论基础
3.1.1 系统论
3.1.2 综合微观分析法
3.2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主体和客体
3.2.1 评估主体
3.2.2 评估客体
3.2.3 评估主体和客体的运作模式
3.3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结构模型
3.3.1 三维结构模型
3.3.2 四维结构模型
3.4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全寿命周期
3.4.1 全寿命周期分析
3.4.2 参与范围和责任矩阵
3.5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流程
3.5.1 评估的分层分析
3.5.2 基于综合微观分析法的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流程
第4章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4.1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
4.2 海军舰船装备保障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内容
4.2.1 构成要素
4.2.2 主要内容
4.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构建
4.3.1 因子分析法
4.3.2 海军舰船装备管理使用能力评估指标的因子分析
4.3.3 海军舰船装备保障指挥能力评估指标的因子分析
4.3.4 海军舰船装备供应保障能力评估指标的因子分析
4.3.5 海军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估指标的因子分析
4.4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作用机理
4.4.1 指标作用机理的定性分析
4.4.2 指标作用机理的定量分析
第5章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5.1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模型总体框架
5.2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权重模型
5.2.1 基于多人层次分析法的评估指标主观赋权
5.2.2 基于熵值法的评估指标客观赋权
5.2.3 基于博弈论的评估指标综合集成赋权
5.2.4 评估指标合成权重
5.3 海军舰船装备保障能力单指标评估模型
5.3.1 基于证据推理理论的定性指标评估
5.3.2 基于云推理理论的定量指标评估
5.4 海军舰船装备保障能力单目标评估模型
5.4.1 基于模糊Petri网的二级指标评估
5.4.2 基于变权模糊模型的一级指标和目标评估
5.5 面向任务的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5.5.1 QFD理论
5.5.2 基于QFD的评估模型
5.6 海军舰船装备保障能力动态评估模型
5.6.1 动态评估的定性分析
5.6.2 动态评估的定量分析
5.7 海军舰船装备保障能力多目标评估模型
5.7.1 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评估模型
5.7.2 聚类分析
第6章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实施
6.1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实施的组织模式
6.1.1 评估机构的组成
6.1.2 评估机构的职责
6.2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实施计划
6.2.1 评估实施计划的制定步骤
6.2.2 评估实施活动定义与排序
6.2.3 评估实施进度估计与计划编制
6.2.4 评估实施计划控制
6.3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元评估
6.3.1 元评估的概念
6.3.2 元评估主体和标准
6.3.3 基于灰色理论的元评估模型
第7章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应用案例
7.1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实施方案
7.1.1 组织模式
7.1.2 实施计划
7.2 某个基地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
7.2.1 单指标评估
7.2.2 整体保障能力评估
7.2.3 面向任务的保障能力评估
7.2.4 保障能力动态评估
7.3 多个基地海军舰船装备保障能力分析评估
7.3.1 保障能力排序
7.3.2 保障能力聚类分析
7.4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实施效果评价
7.5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软件设计与实现
7.5.1 评估软件的设计
7.5.2 评估软件的实现
附录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