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1 移动通信技术现状
1.2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1.2.1 高传输速率
1.2.2 IP化
1.2.3 融合化
1.2.4 高频谱利用率
1.3 LTE的产生
1.4 LTE的目标和性能要求
1.5 LTE全球应用情况
1.6 LTE面临的挑战
1.6.1 挑战1 LTE频谱碎片化严重
1.6.2 挑战2 干扰共存问题复杂
1.6.3 挑战3 智能风暴快速来临
1.6.4 挑战4 无线宽带技术突起
1.6.5 挑战5 应该充分考虑和2G/3G的互操作性
1.6.6 挑战6 互联互通(IOT)能力会影响LTE建设
1.6.7 挑战7 TDD和FDD的融合
1.6.8 挑战8 云计算技术影响显著
1.6.9 挑战9 IPv6用于LTE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LTE标准体系与版本演进
2.1 3GPP的标准体系
2.1.1 3GPP的组织结构
2.1.2 3GPP规范的文档组织方式
2.1.3 LTE协议架构
2.2 LTE的版本演进
2.2.1 R8版本
2.2.2 R9版本
2.2.3 R10版本
2.2.4 R11版本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LTE频率资源
3.1 LTE频谱标准化进展
3.1.1 ITU频谱划分
3.1.2 3GPP LTE标准化频段
3.1.3 CCSA IMT频率研究工作
3.2 LTE全球频谱使用及规划
3.2.1 美洲
3.2.2 亚洲
3.2.3 欧洲
3.3 LTE系统干扰共存研究
3.3.1 干扰共存研究方法
3.3.2 BSS与LTE系统共存
3.3.3 LTE系统之间共存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LTE关键技术
4.1 多址传输方式
4.1.1 引言
4.1.2 LTE的多址传输方式
4.2 天线技术
4.2.1 MIMO技术
4.2.2 有源天线
4.3 调制技术
4.3.1 调制技术的作用
4.3.2 LTE上行物理信道中的调制技术
4.3.3 LTE下行物理信道中的调制技术
4.3.4 LTE中的调制映射方式
4.4 信源编码
4.4.1 信源编码的目的
4.4.2 信源编码的基本原理
4.4.3 常用的信源编码
4.4.4 LTE中的信源编码
4.5 信道编码
4.5.1 信道编码的目的
4.5.2 信道编码的分类与基本原理
4.5.3 与信道编码关联的技术
4.5.4 常用的信道编码
4.5.5 LTE中的信道编码
4.6 帧结构
4.6.1 帧结构类型1
4.6.2 帧结构类型2
4.7 小区干扰协调
4.7.1 LTE消除小区间干扰的主要方法
4.7.2 小区干扰协调的原理
4.8 MBMS多媒体广播/多播
4.8.1 MBMS背景
4.8.2 MBMS标准进展
4.8.3 MBMS部署与应用场景展望
4.9 家庭基站
4.9.1 家庭基站背景
4.9.2 网络架构
4.9.3 小区干扰协调
4.9.4 移动性管理
4.10 POOL技术
4.10.1 POOL概念
4.10.2 MME POOL的主要技术特点
4.10.3 S-GW POOL的主要技术特点
4.11 PCC技术
4.11.1 PCC标准演进情况
4.11.2 PCC架构模型和参考点
4.11.3 PCC功能描述
4.11.4 PCC架构的典型流程
4.12 网络自配置与自优化技术
4.12.1 SON背景
4.12.2 LTE SON进展
4.12.3 LTE SON增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LTE-A关键技术
5.1 HetNet技术
5.1.1 HetNet背景
5.1.2 HetNet中的小区干扰协调
5.1.3 切换
5.1.4 HetNet部署展望
5.2 频谱聚合技术
5.2.1 频谱聚合技术概况
5.2.2 载波聚合的基本原理
5.2.3 载波聚合的标准化研究
5.2.4 载波聚合对系统设计的影响
5.2.5 载波聚合技术展望
5.3 多点协同技术
5.3.1 多点协作技术概况
5.3.2 CoMP的基本原理
5.3.3 CoMP的标准化研究
5.3.4 CoMP对系统的影响
5.3.5 CoMP技术展望
5.4 无线Relay技术
5.4.1 Relay背景
5.4.2 Relay标准进展
5.4.3 Relay部署与应用场景展望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LTE网络架构
6.1 LTE系统构架概述
6.1.1 EPC
6.1.2 接入网
6.1.3 漫游体系架构
6.2 无线接口协议
6.2.1 用户平面
6.2.2 控制平面
6.3 LTE网元功能
6.3.1 EPS的网络节点及功能
6.3.2 EPS网络节点的选择
6.3.3 网络节点之间的接口
6.4 M2M对EPC的影响
6.4.1 M2M的业务特征分析
6.4.2 支持MTC的EPC增强架构
6.4.3 EPC网络增强和优化的关键技术
6.5 LTE与WLAN的融合
6.5.1 WLAN与LTE的融合需求
6.5.2 WLAN/LTE网络融合架构方案
6.5.3 WLAN分流数据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LTE和CDMA的互操作
7.1 CDMA网络架构
7.1.1 基于简单IP的网络参考模型及协议结构
7.1.2 基于移动IP的网络参考模型及协议结构
7.2 LTE与CDMA的语音互操作
7.2.1 SRVCC方案
7.2.2 CS Fallback方案
7.2.3 Dual Rx方案
7.2.4 SVLTE方案
7.2.5 各种语音互操作方案的比较
7.3 LTE与CDMA的数据互操作
7.3.1 HRPD网络升级到eHRPD网络之后的新增特性
7.3.2 CDMA网络和LTE网络的数据互操作架构
7.3.3 非优化切换流程
7.3.4 优化切换流程
7.3.5 增强的非优化切换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LTE号码规则
8.1 制定号码规则的目的
8.2 用户的编号
8.2.1 IMSI
8.2.2 MSISDN
8.2.3 GUTI和M-TMSI/S-TMSI
8.3 终端的编号
8.3.1 IMEI
8.3.2 IMEISV
8.3.3 ICCID
8.4 网元的编号
8.4.1 归属网络域名
8.4.2 MME编号
8.4.3 HSS编号
8.4.4 P-GW编号
8.4.5 S-GW编号
8.4.6 eNodeB 编号
8.5 业务和网络资源的编号
8.5.1 TAI
8.5.2 ECI和ECGI
8.5.3 APN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LTE网络的承载要求
9.1 LTE承载需求
9.1.1 E-UTRAN承载组网需求
9.1.2 核心网承载组网需求
9.1.3 QoS要求
9.1.4 带宽要求
9.1.5 保护要求
9.2 LTE对承载网的需求
9.2.1 组网要求
9.2.2 S-GW侧E-UTRAN承载设备功能要求
9.2.3 eNodeB侧承载设备功能要求
9.3 BBU/RRU组网方式
9.3.1 概述
9.3.2 BBU和RRU互联接口的标准化和承载需求
9.3.3 BBU/RRU组网承载方案
9.4 LTE承载技术
9.4.1 IP RAN路由器技术
9.4.2 PTN技术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LTE网络的同步要求
10.1 LTE网络同步要求
10.1.1 概述
10.1.2 LTE网络同步要求
10.2 卫星同步方案
10.2.1 卫星授时系统
10.2.2 双模卫星方案
10.3 地面同步传送方案
10.3.1 地面同步技术
10.3.2 地面同步传送方案
10.3.3 承载网与基站同步互通要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LTE终端
11.1 概述
11.1.1 移动终端逻辑结构
11.1.2 移动终端在系统中的位置
11.1.3 LTE终端分类
11.1.4 移动终端的功率等级
11.1.5 LTE终端形态
11.2 选网和接入鉴权
11.2.1 开机选网
11.2.2 除开机选网以外的选网
11.2.3 接入鉴权
11.3 LTE终端业务
11.3.1 语音业务
11.3.2 短消息业务
11.3.3 数据业务
11.3.4 国际漫游
11.4 LTE终端功耗
11.4.1 LTE终端功耗的定性分析
11.4.2 LTE多模终端最大输出功率与SAR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 LTE用户识别卡
12.1 概述
12.2 LTE用户识别卡
12.2.1 LTE卡片文件及命令
12.2.2 密钥及鉴权算法
12.2.3 LTE用户识别卡的发展
12.3 CDMA/LTE双模终端中的用户识别卡
12.3.1 卡片结构
12.3.2 MF下的文件结构
12.3.3 USIM应用下的文件结构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