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语言》(LTI),对国家社会主义的语言及其影响力进行了系统分析,既是一部历史书写的杰作,也是一本一流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一位语言和文学学家在无望的纳粹时代实施的自我拯救。作者从自己在这一时期的日记材料(这些日记被视为文学领域的爆炸性事件,受到人们的欢呼,甚至在当时的电视节目“文学四重奏”里被称作“世纪之作”)中 “剥离出”一个“语文学者的笔记”并据此写出了这本书,它用一些相遇、回忆、轶事等等使叙述风格生动,于是诞生了一个艺术性很强的“语文学和日记”混合体——《第三帝国的语言》。LTI是维克多·克莱普勒最为成功也是最难的著作。该书在六十多年间在德国出版了三十多版,大约40万册,这还不包括国外出版的各种版本。它来自于对日常观察的记述。它记述了作者在1933—1945年以一个观察者及在场者的身份,搜集单个的国社词语,并将对这些词语的观察置于他的语言观念主义的和民族心理学的思考中心。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自己的主导思想:“语言使之大白于天下。”换言之,语言彰显人的观念;克莱普勒的兴趣在于语言,而并不在于以此危及他自己论点的那个可能性,因为他像其他受害者一样也使用被他批判的毒化的纳粹词汇。在迫害和生存威胁的压力下,克莱普勒有所偏离那些词汇表,也偏离其过时的、由民族的观念定义的语言概念,并且扩大了这个概念,因为他将一种交流情境的整体关联作为观察对象,也就是说,他的全部的日常环境都成为他的观察视域:政治演讲,致意的新方式,文章和广告,收音机里的战事报道,行进的队列和国社举办的其他的大型活动,《冲锋者》和国社顶尖政治人物的发表物,并且也包括高速公路及新的掌权者的庞然建筑,甚至议会大厦之火。“这一切都是第三帝国的语言”。这本书揭示了第三帝国语言的毒性,并以此警示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