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地域文化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

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

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

定 价:¥45.00

作 者: 黄新宪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海峡两岸文化发展丛书
标 签: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126081 出版时间: 2013-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字数:  

内容简介

  《海峡两岸文化发展丛书: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前五章,作者主要从地缘关系、文化熏陶、政制保障、朝野合力、书院传统、科举制度等几个方面综合探讨闽台教育交融的历史渊源和历史沿革。第六、第七、第八章则分别就日本占领台湾时期、抗战胜利之后,以及新时期以来闽台教育关系的发展进行深入而具体的探讨。既注意明郑以来闽台教育交融一体化格局的历史描述,也关注到特定历史时期闽台教育交融与发展的特定方式。作者认为,闽台教育交融虽然是一个变异与交融并存的历史进程,但交融毕竟是一个大趋势,帝国主义的侵略占领和国内政局的变化导致一段时间的“逸出”和背离在长期的交融史上并不是主流。第九章“闽台教育结缘对台湾社会的影响”是全书的结论。作者认为:两地教育的结缘从总体上说使得台湾的学校教育获得长足的发展,促成了台湾有影响力的士绅阶层的形成,同时也使台湾民众爱国思想和反侵略意识普遍增强。本书从九个方面对两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做专题考察,结构严谨,材料翔实,论述充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黄新宪,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闽台文化教育史研究,出版《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的变迁》、《台湾的书院与乡学》、《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台湾教育:从日据到光复》等多部学术专著,论著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发表论文180多篇,有的为《新华文摘》等转载。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明郑时期闽台教育的内在联系
第一节 郑成功、陈永华与台湾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郑成功、陈永华与台湾科举考试制度的萌芽
第三节 明郑时期兴办文教事业的简要分析
第二章 闽台府县儒学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闽台一体化的儒学教育格局
第二节 台湾府县儒学中的闽籍师资
第三节 闽台的庙学规制
第三章 闽台书院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福建官绅与台湾书院的发展
第二节 闽学对台湾书院的影响
第三节 闽台书院主要制度之比较
第四节 闽台书院的建筑特色
第四章 福建官绅与台湾基础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福建官绅与台湾义学的发展
第二节 福建官绅与台湾社学的发展
第三节 福建官绅与台湾番学的发展
第五章 闽台科举考试制度的交融
第一节 闽台科举考试制度的一体化
第二节 台湾科第人物与福州的联系
第三节 台湾士子的福州乡试记忆——以林豪、陈肇兴、洪弃生为个案
第四节 闽台科举考试影响的历史延续
第六章 闽台“敬惜字纸”习俗探讨
第一节 惜字建筑与恭迎圣迹
第二节 官绅主导与民众参与
第三节 教育习俗表征的文化意义
第七章 日据时期的闽台教育关系
第一节 台湾籍民在福建接受教育
第二节 台湾学生赴福建就读
第三节 台湾学生在福建的爱国活动
第四节 福建师生赴台湾学习、工作、参观和实习
第八章 抗战胜利后闽台教育关系的发展
第一节 福建为台湾培养和提供师资
第二节 福建学生赴台湾就读
第三节 福建师生赴台湾实习、参观、考察和讲学
第四节 台湾学生赴福建就读
第九章 新时期的闽台教育交流和福建学者对台湾教育的审视
第一节 福建高校招收台湾学生就读
第二节 多层次、全方位的闽台教育交流
第三节 福建学者对台湾教育的审视
第十章 闽台教育结缘对台湾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学校教育获得长足发展
第二节 形成有影响力的士绅阶层
第三节 爱国思想与反侵略意识日益增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