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作为控制公共部门增长、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一个重要机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农业的先天弱质性特征及其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必然会成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本书试从财政分权的视角,探讨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内在机理,考察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机制,实证检验财政分权、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均衡机制。首先,通过对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演进过程的回顾和总结。探讨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内在机理。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区域内部的差距成为影响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差距的决定性力量。全国范围和中西部地区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一收敛,而东部地区却呈发散态势。通过对全国及三大区域绝对*一收敛的OLS回归,发现全国范围地方政府人均财政吱农支出虽然有绝对收敛的符号,但不显著,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省区间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东部地区呈现发散的方向。对全国及三大区域条件*一收敛的PanelData固定效应回归,发现在控制了截面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以后,全国范围及三大区域地方政府人均财政支农支出都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其次,实证检验了以财政分权为核心的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通过对1995-2009年中国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于地方政府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和支农支出比重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我们也发现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和支农支出比重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财政转移支付与人均财政支农支出水平显著正相关,但与财政支农支出在地方本级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负相关,且统计上显著。财政自给率对于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比重却是负相关;地区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显著的正相关,通过构建人均农业总产值的二次函数发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呈正型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效果存在地区差异。第三,讨论了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关注财政分权、地方政府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度、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比重和人均农业总产值指标都是非平稳的一阶单整序列,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对其短期波动具有调节作用。在长期内。财政分权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而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比重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负向作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增长的潜力。本书的安排如下:第一章提出问题;第二章考察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制度背景;第三章对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地区差异的度量与分解;第四章对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地区差异的收敛检验;第五章实证检验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影响;第六章讨论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均衡机制;第七章总结全书。财政分权作为控制公共部门增长、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一个重要机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农业的先天弱质性特征及其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必然会成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本书试从财政分权的视角,探讨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内在机理,考察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机制,实证检验财政分权、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均衡机制。首先,通过对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演进过程的回顾和总结。探讨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内在机理。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区域内部的差距成为影响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差距的决定性力量。全国范围和中西部地区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一收敛,而东部地区却呈发散态势。通过对全国及三大区域绝对*一收敛的OLS回归,发现全国范围地方政府人均财政吱农支出虽然有绝对收敛的符号,但不显著,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省区间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东部地区呈现发散的方向。对全国及三大区域条件*一收敛的PanelData固定效应回归,发现在控制了截面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以后,全国范围及三大区域地方政府人均财政支农支出都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其次,实证检验了以财政分权为核心的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通过对1995-2009年中国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于地方政府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和支农支出比重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我们也发现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和支农支出比重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财政转移支付与人均财政支农支出水平显著正相关,但与财政支农支出在地方本级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负相关,且统计上显著。财政自给率对于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比重却是负相关;地区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显著的正相关,通过构建人均农业总产值的二次函数发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呈正型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效果存在地区差异。第三,讨论了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关注财政分权、地方政府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度、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比重和人均农业总产值指标都是非平稳的一阶单整序列,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对其短期波动具有调节作用。在长期内。财政分权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而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比重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负向作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增长的潜力。本书的安排如下:第一章提出问题;第二章考察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制度背景;第三章对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地区差异的度量与分解;第四章对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地区差异的收敛检验;第五章实证检验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影响;第六章讨论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均衡机制;第七章总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