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现代视觉艺术创作的知识特点
一、现代美术给艺术概念提出的挑战
二、“当代美术”概念的诠释
三、专业技能性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性的艺术家
四、图像创作作为知识生产的人文职责
五、视觉艺术的人类学未来
第二篇 作为知识分子的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倾向
六、文化情境、艺术意义、价值走向
七、“东方情结”掩盖下的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创作特征
八、消费文化时代的精神肖像
九、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的人文主题
十、流行图像与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
十一、创造图像——关于抽象艺术的思考
第三篇 当代艺术的本土化、国际化及后殖民问题
十二、殖民化背景下的中国美术文化的自觉历程
十三、“期待中”的东方主义
十四、走出西方艺术价值观的必由之路
十五、艺术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基础
十六、对当代中国美术的后现代主义的清理与批判
十七、后殖民文化背景与中国艺术国际化的可能性——蔡元与马钦忠的对话
十八、探寻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价值支点
第四篇 一种传统艺术形式的当代文化应战:从中国画到水墨艺术
十九、中国画的危机及探索
二十、从中国画到水墨艺术转化过程的空间拓展
二十一、水墨艺术的当代转化的性质描述
第五篇 装置、图片、身体行为成为艺术的理由
二十二、装置艺术的言说方式
二十三、照片之成为艺术作品的理由
二十四、行为艺术的意义与特征
二十五、一个装置艺术与行为艺术的群体描述:成都的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
第六篇 当代美术批评的问题及基本概念
二十六、建立当代中国美术批评学的重要意义
二十七、应用语言学方法的讨论:怎样超越索绪尔
二十八、当代美术批评方法论的三个原则
二十九、美术批评的文本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