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故乡红安
一、 出生八里湾
二、 家中幼子
三、 少年萌志
第二章求学武汉
一、 入读私立武汉中学
二、 武汉大学文科预科生
三、 读书座右铭
四、 珞珈山骄子
五、 师生情深
六、 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第三章农村调查
一、 清苑农家经济调研
二、 浙江粮食运销问题调查
三、 广西粮食问题研究
四、 《农业与工业化》研究雏形
五、 报考清华庚款留美生
第四章留学哈佛
一、 远渡重洋
二、 初入名校
三、 艰辛打工
四、 拜访赵元任学监
五、 结缘胡适博士
六、 聆听宋美龄演讲
七、 相知同窗好友
第五章哈佛奇迹
一、 师从名师张伯伦、 熊彼特、 布莱克、 厄谢尔
二、 走一条前人未走过的路
三、 “世界上最疼我的人走了”
四、 《农业与工业化》荣获大卫?威尔士奖
五、 《农业与工业化》的独特见解
六、 《农业与工业化》为发展经济学奠基
第六章海外归来
一、 重返珞珈山
二、 出任武汉大学经济系主任
三、 走上教学讲坛
四、 保护进步学生
第七章赤子报国
一、 ECAFE官员
二、 接受马列主义
三、 与中共党组织联系
四、 参加“新教协”
五、 “应变”及护校
六、 说服学者李崇淮留下
第八章参政足印
一、 举办新民主主义经济讲座
二、 参与武大接管工作
三、 维护新政权经济秩序
四、 任首届武汉市人民政府委员
五、 学者型的民青联副主任委员
六、 参加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
第九章筹建华工
一、 选择喻家山为校址
二、 主持华工校园设计
三、 七千人的“总管家”
四、 平房中的婚礼
五、 Peikang Chang在“工地”
第十章蹉跎岁月
一、 红安建苏公社劳动
二、 参加恩施“四清”运动
三、 放牛向阳湖
四、 短暂的英语教学生涯
第十一章老牛奋蹄
一、 参与编审《政治经济学辞典》
二、 重返学术讲台
三、 同厉以宁两度合作
四、 参与国外学术交流
五、 开展外国经济学说交流研究
六、 中译版《农业与工业化》问世
七、 老牛奋蹄的精神
第十二章垒筑高地
一、 创办经济研究所
二、 创办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三、 推动经济学院跨越式发展
第十三章再创辉煌
一、 “发展经济学向何处去?”
二、 创建新发展经济学
三、 编著《发展经济学通论》
四、 完善新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
五、 提出“牛肚子”理论
第十四章学者风范
一、 为振兴大武汉出谋划策
二、 桃李满天下
三、 “大家”、 “大师”和“荆楚社科名家”
四、 经济学界的“张培刚奖”
五、 生活中的大师
第十五章大师远去
一、 各界痛别
二、 垂范千古
三、 心曲缅怀
张培刚年谱
张培刚赋(代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