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地域文化闽南文化:闽南族群的精神家园

闽南文化:闽南族群的精神家园

闽南文化:闽南族群的精神家园

定 价:¥39.00

作 者: 林华东 著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闽南文化研究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1548165 出版时间: 2013-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字数:  

内容简介

  《闽南文化:闽南族群的精神家园》讲述了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南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磨合,以及东南沿海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逐渐造就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培育了闽南文化,而深具地域特色的闽南文化又使得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当今,区域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个学术热点,从中华文化整体性的角度来考察区域文化,闽南文化的研究理应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作者简介

暂缺《闽南文化:闽南族群的精神家园》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闽南文化的研究视野
 一文化的含义和闽南文化的定义
 二文化的表现形式
 三中华文化与闽南文化
第二节 研究闽南文化的社会意义
 一挖掘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
 二揭示闽南文化典型的个性
 三凝练闽南文化的核心精神
 四促进两岸闽南族群的文化共识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视角
 一研究的切入点
 二讨论的话题
第二章 闽南文化的历史形成
第一节 闽南文化研究中的几个相关问题
 一与文化相关的几个概念
 二文化研究的切入点
 三问题的焦点与其识
第二节 闽南文化和方言形成的五种观点
 一闽南文化形成时代的五种观点
 二五种不同观点分说
第三节 闽南文化和方言的一体多元和多次融合
 一闽南文化和方言的演化
 二闽南方言的守成和兼容发展例证
第四节 汉人入闽与闽南族群文化的发展
 一汉人入闽与福建族群文化和方言的形成
 二泉州地区闽南族群和文化形成的历程
第五节 闽南族群文化的对外播迁
 一闽南族群的四大流向和文化传播
 二闽南族群的当代分布
第三章 闽南文化的深邃影响
第一节 闽南文化与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
 一朱熹“逃禅归儒”思想的转变
 二朱熹理学思想发展初阶
 三朱熹教育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郑成功与闽南文化过台湾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二闽南文化进台湾
第二节 闽南文化与妈祖现象的传播
 一妈祖与闽南海事活动的关系
 二妈祖现象的普世意义
第四节 泉州成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成因
 一政府的开放政策
 二泉州人的重商情结
 三泉州人的泛神崇拜
第五节 小节 
第四章 闽南文化的魅力内涵
第一节 闽南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重乡崇祖
 二爱拼敢赢
 三重义求利
 四山海交融
第二节 闽南族群额行为模式
 一固守传承
 二灵活机动
 三同舟共济
 四海纳百川
第三节 闽南文化的个性特质
 一闽南文化双重性现象
 二闽南文化双重性成因
第四节 两岸闽南文化的统一性
 一两岸文化的一体性
 二两岸文化的和谐性
第五节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延展
 一延伸与发展举要
 二延伸与发展背景
第六节 闽南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闽南文化支撑世界闽南人的发展
 二全球视域下闽南文化的先进性特征
第七节 小结
第五章 闽南文化的时代映像
第一节 闽南方言源自古汉语析闽南方言否定词(m)的本字“不”
 一“不”在闽南方言中的多种读音
 二否定词“不”(以及”弗”)在闽南方言中读音的演变
 三“不”字形音义的综合解析
 四(m)(不)向语气词的进一步虚化
第二节 闽南方言坚守上古汉语语序以“鸡母”构词方式的演变为例
 一“鸡母”构词语序辨析
 二“鸡母”构词语序溯源
第三节 闽南方言的历时整合演变以台北闽南方言200年来语音演变为例
 一台北闽南方言语音系统
 二《汇音妙悟》与《汇集雅俗通十五音》的语音系统
 三台北话音系与《汇音妙悟》《汇集雅俗通十五音》音系比较分析
第四节 外来族群与闽南文化的融合以泉州地区三峡移民语言生活状况为例
 一三峡移民接受闽南方言与融入当地文化的现状
 二三峡移民未来文化与语言倾向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闽南文化的未来走向
第一节 闽南文化延传现状的个案分析以泉州市区普通市民闽南方言使用状况为例
 一泉州市区普通话和闽南方言“双言”生活调查
 二双言并行现象和闽南方言的活力
第二节 闽南文化在当今青少年中的承续泉州城乡学生方言习得对比调查
 一调查过程与情况对比分析
 二城乡地区中小学生语言使用现状问题分析
 三推动城乡中小学生双言和谐生活的建议
第三节 从闽南方言看闽南文化的未来
 一闽南方言当前使用情况分析
 二闽南方言的发展前景与闽南文化的保护策略
第四节 小结
附录 作者关于闽南文化研究的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